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李哲慈
[导读] 当小学生有了数学应用意识之后,他们才不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束之高阁,而是用其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李哲慈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三里民族小学 445306
        摘要:当小学生有了数学应用意识之后,他们才不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束之高阁,而是用其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够算是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思考如何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这一问题。本文我亦不例外,我也因此在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案例中探究数学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应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培养;小学数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之所以无法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将课本教材和现实生活进行了隔离,学生只知道数学知识存在于数学课本中,并不知道它们来源于生活,也需要被应用到生活中去。因而为了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引入生活之水,让学生从中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并因此建立起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乐于分析和研究,并因此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为了让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用到各种教具,如多媒体教具、实物教具等。这样就更符合性格活泼和思维形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学生也因此积极地投入其中。为了让学生有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动力,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对他们进行奖励。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不管是小数乘整数、小学乘小数还是积的近似值相关知识,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广泛的应用。我会在课前考虑到学生的喜好,选择学生最喜欢的生活素材来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如我会在课前问学生最喜欢在春天干哪些事情,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放风筝。此时我就会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形状的风筝图片,并在旁边显示价钱。然后我就会统计学生想要的风筝类型,并将数字记录在黑板上。接下来我就会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和这些数字来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积极地去发现该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二、搜集生活案例,探究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他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还需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这样学生才有足够的底气来对其进行运用。要想做到后者,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搜集与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关的各种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所在,进而对其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这一节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因而我就会在呈现植树案例的时候逐步改变植树的数量和植树的条件(一条线段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在封闭图形边缘植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进行数学规律的发现。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首先会让学生进行猜测,大部分学生都会通过简单的除法计算来得出答案。因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他们所得出的真实答案可能会与猜测的答案有偏差(根据植树条件的不同)。在此过程中,我就会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
        三、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进而从中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这两种感觉会让学生对这一次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话,当学生下次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想到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决的方法。如此一来,小学数学教师就顺利地完成了对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进行《位置》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到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这一知识时,我就会组织学生进行“找物品”的实践活动。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都需要派出一名学生蒙上眼睛。然后我就会将某样物品放在教室里某位学生的抽屉里。接下来我就会让每一小组再派出一名成员来向蒙眼的学生描述物品的位置,哪一个小组最先找到物品,哪一个小组就得1分。在该实践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在下一次描述物品位置的时候也会对该知识进行运用。
        综上所述,要想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大力倡导“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只要能够体现出这一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尝试。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对象是学生,他们也需要让学生掌握主动权。也就是说,教师顶多起到的是引导和督促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的,因而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到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树宇.培养小学生数学意识的教育意义及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2):115+117.
        [2]蔡山查.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