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沈喜娟
[导读] 随着信息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受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强烈冲击
        沈喜娟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受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微课的出现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将之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起来,能够极大转变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创新、变革的过程中促进数学教学的深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此为论题,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创新教学;概念或定理;共享资源
        微课,具体来说,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制作设计完成的、针对教学中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的微课授课视频,一般在5到10分钟左右,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武器和有效工具。将之运用到初中数学这门以研究数量、结构和空间变化学科的教学中来,能够达到化繁为简、优化学生认知的目的。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微课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而摆脱传统单调、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为数学教学注入无限灵动与活力。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集声、像、色于一体的特征,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数学在很多学生眼里是一门十分枯燥、单调且学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传统单纯讲解、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更是难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而借助微课新颖、多变的形式辅助教学,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助微课给学生打造声像俱佳的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了一段海上日出的视频,成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来。在学生观看视频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海平面之间的变化有何关系?并且假如将太阳看成是圆,将海平面看成是直线的话,二者之间的变换如何用数学知识表示出来。在良好课堂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的问题意识都被充分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通过借助微课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实现了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投身于对知识的探究中。
        二、辅助概念或定理教学,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概念或是定理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

准确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和定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经常因难以正确把握数学概念或是定理而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阻碍着数学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而借助微课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讲解抽象的概念或是定理,能够起到加深学生理解和认识的目的。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巧妙利用微课进行概念或是定理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抽象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和认识,使数学教学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例如,以“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课内容为例,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其推理过程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为了增强学生对定理推理过程的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利用动态演示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如何将多边形划分为三角形,形成的三角形的数量与多边形边数之间的关系,并依据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列出相应的算式,以及简化之后形成的定理,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将教学中的知识难点以生动微课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得以不断优化,使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不断改进和提升。
        三、共享微课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微课本身具有的不限时空、重复播放的特征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认知和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课下随时观看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学生由于受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状况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借助微课进行课后拓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利用共享微课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能够以此为指导更好地进行课后复习工作,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能力学习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
        例如,完成“圆”这章节内容的教学后,鉴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可能会不太相同,教师可以将与本章节内容有关的微课资源以共享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课下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与本章节知识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行相应的联系。如此,便将微课资源的优势在课后复习环节充分发挥了出来,达到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目的,使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得到了关注和满足,对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产物在课堂上的运用,在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减轻教师压力以及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方面发挥着自身独有的价值和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策略,将微课这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昌玉.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
        [2]庄光新.微课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