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田宝贵
[导读] 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针对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它既可以拓宽教师的授课方式,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被车老黑小学  田宝贵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改针对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它既可以拓宽教师的授课方式,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此,语文教育也应当贯彻合作式学习法,以此让学生全面发展个人能力。本文以中小学语文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反思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实施的合作教学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在学习新课改思想要旨的基础上探讨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反思;问题;改进
        语文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想法、抒发个人意志的机会,彰显了学生的个体性价值。而为进一步扩大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积极实施合作学习法,以便于鼓励所有学生完全融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虽然落实了合作学习法,但却存在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分工不明确以及问题设置形式化等诸多问题,故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重视起来,及时纠正弊病,调整实施的方向,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问题
        1.缺乏教师的引导
        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实行的合作学习法忽视了教师的引导环节,这不仅未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作用,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背离了正确的方向,且由于缺少教师的意见,学生很难在合作学习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比方说人教版五年级《武松打虎》一文,它主要讲述了《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武松醉酒与老虎搏斗、被当地百姓誉为“打虎英雄”的故事。在讲到高潮阶段的打虎情节时,很多教师会让学生以同桌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对这一情节进行阅读,或相互讨论其中的精彩之处。按理说,教师应当在教室到处走动,以此观察学生的朗读或讨论情况。但多数教师笔直地站在讲台上,未曾来到学生跟前,直到合作环节结束。在此过程中,学生因缺少教师的监督,不免会发生开小差的状况,故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一些学生因未得到教师的指点,在讨论问题时会发生思路错误或角度偏离的现象,这就丧失了合作学习的优势。
        2.没有明确的合作分工
        顾名思义,合作式学习旨在要求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故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其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时常出现分工不明确或“一人主唱、其余捧场”的现象,这无疑抑制了很多学生的个性。比方说人教版七年级《古代诗歌五首》,教师有时会提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了相应的任务。具体来说,有的小组负责诗歌朗诵,有的小组负责讲述每首诗各自的创作背景,有的小组负责分析每首诗的中心思想,有的小组负责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等等,这种分配方式并不均衡、协调,且埋没了学生的个人价值。同时,有的小组的任务比较简单,不能充分提高其学习能力,故即使形式灵活,也违背了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3.问题设置过于形式化
        合作式学习法应该是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性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在很多时候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没有含金量的话题让学生去讨论,并没有真正成为丰富课堂形式的手段。比方说人教版高中教材《荷塘月色》一文,教师有时会让学生根据“通感”的修辞手法进行小组讨论,而学生的回答往往浮于表面,未能深入把握“通感”在艺术表现与具体写法等方面的价值,故这种讨论方式并不能给予学生思辨的空间。
        二、合作式学习的改进策略
        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法所暴露出的众多问题,教师理应追究其中的根源,立足于语文学科,并通过领会新课改要旨做出相应的改善。
        其一,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遵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开展合作式学习活动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或者提供意见。比方说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的某个情节进行讨论,这时教师应当走到每个小组中去,一是巡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地讨论问题,二是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行为中,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同时,仔细倾听学生的想法或阐述话题的出发点,在尊重他们表达内容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些建议。
        其二,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秉持明确分工的原则,在树立团队意识的同时也要彰显个人的优势,这体现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每名学生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对此,教师要让每名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到合作任务中去,这不仅要体现在分配的任务量方面,也要体现在任务的难易程度方面。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按照他们各自擅长的领域或方向承担相应的职责,比如说有的学生在朗读方面存在显著优势,那么他可以着重担任小组合作项目中的朗读一职,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其三,教师应当设置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题目,这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方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氓》,它提到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句话含义深刻,故应当让学生根据当时社会背景、思想文化与男女对感情的不同态度等层面做出分析,以便于进一步把握文本的主旨。
        结束语:合作式学习法是新课改针对中小学各学科教育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它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也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尤其在语文教育中,合作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使得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剖析隐藏在文本下的真理与意旨,故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合作学习法的错误之处,并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郭敬.浅谈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及建议[J].教育创新,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