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211988113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天然朴素的自然美,更体现了生态环境的自然情怀。二者相结合,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完美融入乡村景观作出要点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探析
在现今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合理融入乡村景观,通过自然规划体现别具一格的乡村田园风光。同时,乡村环境也与人们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就更需要将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与乡村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与乡村生态的和谐发展,确保乡村景观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机融合。
1、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原则
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建立恰当的联系,杜绝照搬,保证乡村景观能适应城市风景园林。同时,要讲究协调性,因为城市的各种人文要素以及建设原则与乡村不同,乡村更加贴近于自然,要使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得当,必须要使两者相互帮助、相互融入,以达到更好的美学效果。此外,还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不能固守自身的风格特点,不能为了符合城市化的需求而过度改变乡村景观及其原有的文化情怀,要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适应,以达到更佳的景观效果。
2、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及作用
2.1 为城市注入活力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的现代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区域,这一现象更为普遍。城市高楼林立,车辆喧嚣不止,增加了人们的压力,而且城市的绿地规划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景观过于单一,不具备丰富的内涵。反之,乡村地区自然景观独特,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丰富,但是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发达,城市居民人们无法近距离感受乡村景观。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为城市注入活力,使城市居民感受到乡土情怀。
2.2 有助于保护自然景观,弘扬传统文化
乡村景观可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当下,诸多景观设计重视自然景观,忽视了人文景观,并且没有重视自然景观的保护,导致田园风貌受到破坏。城市居民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较少,所以将民俗文化及田园文化注入到城市风景园林中十分重要,这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2.3 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诸多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业更是发展迅速,但是乡村距离城市较远,并且节假日旅游人数过多,旅游质量不佳。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例如沈阳建筑大学对于梯田景观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保护生态环境
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近年来城市中绿植较少,建筑物和车辆较多,生成大量废气,而并没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雾霾天气严重,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对于新鲜空气和良好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扩大绿植种植面积,有利于达到低碳环保的目标。
3、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分析
3.1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自然风光
乡村景观中的田园式自然风光是其显著的特点之一,体现在乡村的生活生产等各类活动中。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乡村景观,能使城市居民近距离感受、了解农业生活,将乡村特色带入城市建设中,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回归大自然的美好体验,有效减轻城市生活压力与焦躁,提升生活幸福感。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可以充分结合乡村景观特色,根据农业生产活动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规划富有乡村特色的相关活动内容。如在园林规划设计时,针对草莓种植区域可以将其设计为草莓采摘园等,使游客自主参与草莓采摘的体验活动,不仅能使人们品尝到新鲜的草莓,还能使人们亲身参与劳动过程,感受收获的喜悦。此外,可以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再现农业生产的耕作景观等内容,如梯田设计等,在增添园林规划设计特色的同时,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创造人们了解、体验耕作文化的机会,使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对农耕景观产生深刻的情感,全身心回归自然、放松状态,实现美学与实用的深入结合。将乡村景观与园林规划设计相融合,不仅能为游客带来多维度的快乐体验,提升园林的审美特色,还可以增加景区的经济收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多种不同的融入形式,不仅能提升园林规划设计整体效果,还能减少园林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3.2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人文历史
乡村景观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的工业历史文化截然不同,更加注重历史和自然文化的传承。将乡村景观和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需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尽可能体现具有特色的人文情怀。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可以将乡村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在开展园林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具有乡村特色的房屋建筑、耕地以及水渠等,使乡村景观中的原生态化特征文化能够充分展现给游客,同时,基于乡村的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活动等,组织开展民间艺术表演,如茶艺表演等,使游客进一步领略本土的特色文化,丰富园林展现的内容,提升文化传播效果。此外,将乡村景观中能够有效承载生活生产的历史、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园林规划与设计中,通过乡村元素带领游客回顾本土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提升园林设计品位的同时,也能有效起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3.3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地域特色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之所以对乡村景观越来越感兴趣,与乡村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乡村景观在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合理降低人们理解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偏差。因而,在不同的地域就会孕育出不同的乡村文化。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若能将这些具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合理地运用其中,将能够丰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通过带有地域文化、历史特征的标志性景物的融入,更好地打造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为一体的园林景观。在实际设计规划中,设计人员需科学提取较难理解的文化,并融合方便人们理解的因素,既加强对原有乡村景观的保护,也要注重促进其进行更新、发展。而针对一些难以理解的乡村景观,在实物设计之外也可以设置参观引导牌,通过文字介绍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例如,针对一些历史遗迹,成吉思汗行宫等古建筑,就可以在墙壁周围设置引导牌,简介行宫建立背景、年份、意义等。同时,在原有乡村景观的扩建与改建中,设计者必须将保护原有景观放在首要位置,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合理地融合新旧景观,在传承与保护珍贵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扬与建设更具现代气息的园林景观。
结语
通过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的优势、原则以及融入方法,希望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能看到更多乡村元素,促使城市生态化建设更加可持续,更加生态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樊佳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探索[J].艺术科技,2015,28(10):234.
[2]曹岩岩.浅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