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处理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钱薇
[导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迅速发展。
        江苏省望虞河常熟管理所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采用合理的防渗技术,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增大工程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论述了水利工程防渗处理工作的意义,概括水利工程的渗漏表现形式,且探究防渗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形式。
        1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水资源,增大水资源的利用率,推动行业的良好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要合理应用防渗处理技术,避免渗水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与复杂性较强的工作。在正式施工中,需考虑各方面可能影响施工作业的因素,如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施工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施工设备的调度使用等。
        另外,相关人员要客观认知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勘察手段和管理措施,才能充分发挥防渗处理技术的优势作用,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2水利工程的渗漏表现形式
        2.1施工缝渗漏
        通常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作业都是一次成型的。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规模较大,施工人员往往会将整体工程划分成若干个分部工程进行施工,由此,减轻施工压力。但是采用这种施工模式又会形成一定数量的缝隙。一旦缝隙处理不到位,就会出现渗漏问题,降低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2.2穿墙管渗漏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检查水管、电力管等内部设施。在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如果检查人员未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检查,也就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发生渗漏。
        2.3变形缝渗漏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未能及时对止水带实施加固处理,则会导致止水带位置偏离,在浇筑混凝土时形成蜂窝麻面。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蜂窝麻面会形成孔洞,产生渗漏问题。若混凝土振捣不充分、不均匀,也会形成变形缝,进而出现渗漏问题,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4大面积渗漏
        大面积渗水问题多发生在工程底板位置,产生大面积渗水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其一,水利工程衬砌面高度低于基坑水位,在持续强降雨天气状况下,下水道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出余水,导致雨水积存淹没衬砌面,久而久之,诱发渗漏;其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缩短工期,压缩混凝土搅拌时间,或者在混凝土振捣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浇筑,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诱发渗漏。
        3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
        3.1复合土工膜在水利工程防渗中的应用
        复合土工膜是一种复合型材料,具有体量轻便、延展性强、耐久性长等优势特征。这也使得复合土工膜被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复合土工膜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渗漏情况,选择合理的土工膜类型,以及土工膜与防渗体接缝处理方式,增强土工膜与防渗体的连接紧密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加大对土工膜的保护力度,避免土工膜遭受破坏而诱发渗漏。
        3.2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应用的灌浆技术主要包括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帷幕灌浆技术以及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等形式。
        (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灌浆,是指使用高压输送设备将预先配制号的水泥浆液喷射注入到地层结构中,确保水泥浆液与地层结构中的土质颗粒充分混合,待水泥砂浆完全凝固后,形成完整的凝固体,进一步加强防渗处理效果。

按照地层结构差异,可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分为旋喷灌浆技术、定喷灌浆技术以及摆喷灌浆技术三大类。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具有施工材料来源广泛,施工设备类型单一,施工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势特征。但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对施工场区地质结构条件的要求较高。
        (2)帷幕灌浆技术
        帷幕灌浆技术是指使用少量水泥与黏土相互混合实施灌注。帷幕灌浆技术的应用要遵循如下两方面原则:分段阻塞与孔内循环灌浆。在主帷幕灌浆时,则要遵循孔口封闭,自上而下的基本原则。在灌浆中,如果出现如下三种情况,必须及时变换浆液:第一种情况,灌浆量快速增加,灌浆压力极速上升;第二种情况,注入率无明显变化,但灌浆压力激增,或者灌浆压力无明显变化,但注入率明显下降;第三种情况,注入率超过30升/分。
        (3)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劈裂灌浆技术是指根据土石坝坝体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灌浆,形成连续且垂直的防渗处理泥墙。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可以切断软弱层,避免裂缝的形成。同时,还可以修补漏洞,增强土坝的防渗能力。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如果施工条件不良应使用全线劈裂灌浆技术。
        3.3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防渗墙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铣削成槽工艺、两钻一抓成槽工艺、上抓下钻成槽工艺以及水泥深层搅拌工艺等形式。下面就将开展具体论述。
        (1)铣削成槽工艺
        对于体积较大的岩石块和弱风化岩层,预先进行爆破,再实行缓冲破碎,最后,使用液压双轮铣清孔。采用这种工艺对堰体回填层、全风化层与淤积层开展施工,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但是这种工艺不适用于块石、砂卵石漏浆地层与弱风化层。铣削成槽工艺最大的难点是槽孔纠偏。
        (2)两钻一抓成槽工艺
        预先使用冲击钻钻取主孔,再使用抓斗对副孔进行施工。两钻一抓成槽工艺的钻孔时效性与精确性较高。但是,一旦遇到坚硬岩层,需要采用爆破工艺实施破碎处理。经测算可知,两钻一抓成槽工艺的施工速度约为10—15平方米/天。
        (3)上抓下钻成槽工艺
        上抓下钻成槽工艺往往适用于上部为堰体回填层、淤积层,下部为弱风化硬岩层的地区。针对上部的堰体回填层、淤积层,使用抓斗或液压铣开展铣刨施工;针对下部的弱风化硬岩层,使用冲击钻施工。经测算可知,上抓下钻成槽工艺的施工速度约为10—20平方米/天。
        (4)水泥深层搅拌工艺
        西方发达国家多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技术。工作人员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机,使多台搅拌机协同作业,直至钻头推进深度达到预设深度。此时,使用高压输浆管喷射水泥浆液,待水泥浆液完全凝固后形成水泥桩。对各个水泥桩进行重复操作,形成一道完整的防渗幕墙。水泥深层搅拌技术具有施工流程简便,投资成本低廉等优势特征。
        在正式施工前,预先调平主机,使用经纬仪检查桩架垂直度,确保主机机架处于垂直状态。输浆时,严格控制输浆量和输浆速率。通常情况下,输浆压力多控制在0.3—1兆帕之间,钻进速度多控制在0.8米/分左右。若土层较硬,钻进速度应低于0.6米/分,提高钻孔时效性与精确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渗漏问题是极为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根据以往积累的实践经验可知,贯穿性裂缝是出现工程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产生贯穿性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以及混凝土工程维护不到位。对此,本文简要概括了水利工程的渗漏形式,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渗处理措施,以增强工程的防渗能力,增大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日荣.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00(010)
        [2]陈浩.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3)
        [3]宁建军.农田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及其要点的探析[J].水电水利,2020,4(7):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