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谈话的成功性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 武国强
[导读] 作为一个初中班主任,如何跟学生谈话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武国强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中学        251807
        摘 要:作为一个初中班主任,如何跟学生谈话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相信每个班主任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想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一代人,方法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与学生之间的谈话沟通。在班级中,班主任时常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这一阶段的初中生往往心思细腻,意志也不太坚定,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将很容易误入歧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谈话技巧
        古语常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正确使用语言的重要性。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既是一门艺术,又要讲究技巧,同时还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掌握好谈话的时机,才能取得谈话的成功性。在谈话中,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友善的态度去关爱学生,也要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谈话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的不公平对待
        大多数班主任会更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而我们每个人的倾向都是如此[1]。所以班级里的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往往不受关注。倘若班主任只和优等生进行谈话,那么对于差生来说,未免不够公平。优等生需要班主任通过谈话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找出不足及时改正,那么差生呢?差生同样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指导。教书育人,更应因材施教,没有永远的差生和永远的优等生,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带有色眼镜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倘若一味的认为差等生冥顽不灵或者品行不端,就因此而苛责他们,因此给班级里的学生分出三六九等,那也就失去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资格。另外,班级里的中等生也常常被忽视,因为他们的默默无闻,学习成绩也不够优秀,因此在班主任的心中存在感也不高。
        (二)班主任和学生的地位不平等
         由于我国的优良传统里有一条是“尊师重道”,也常有人会提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言论[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位置是很高的。在以前的教育中,班主任总是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与学生的距离十分明显,造成了师生之间难以亲近,地位悬殊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不敢跟教师平等的对话以及相处。由于教学的改革,虽然现在班主任已经增强了民主意识,也刻意的进行改变,但还是会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这就导致了部分班主任在谈话中语气不够和善,态度盛气凌人,也不够耐心,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处于这种令人不适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的谈话内容也会变质,谈话效果也就很难实现了。学生对教师的畏惧以及避而远之的态度,会让谈话中的德育教育也难以进行。
        二、提升班主任谈话效率的措施
        (一)谈话要真诚且情理交融
        教师在与学生谈话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好谈话的分寸感,还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3],真情实意的对待自己的学生,而不是只讲空话和大话,谈话内容不可华而不实。只有在真诚的氛围里与学生沟通,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感,也会为之感动和动容,从而提高谈话的效率,让谈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把道理讲透彻,讲明白,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用心良苦。

同时,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学会运用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也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以理服人,同时又能给学生传达争取的价值观和思想,让谈话的有效性提高。这样的交流才可以有效的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二)学会倾听,掌握谈话技巧
         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切不可一味地自说自话,也要明白学生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才能因材施教对症用药。其实谈话本身并没有什么技巧,最好的方式就是懂得倾听。每个人都渴望在谈话中做主导的一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听众,在师生沟通中也不例外。教师如果改变传统的“训话”模式,真情实意的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就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找出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倾听他们心中的烦闷与苦恼,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运用多种沟通方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本身的性格也会有差异。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时候,要注意琢磨学生的特质和常有的心态,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聊天方式,切入点也要不一样。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班主任可每月邀请家长谈话,不以表彰学生为内容,只考虑当前学生存在的情感问题,避免家长相互攀比,违背座谈会的真正意图。此外,班主任可打造家长与学生交流的通道,解决家长与孩子沟通不畅的问题,提供更为轻松、温暖的环境,要求家长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一心认为孩子年龄过小,思想不成熟,自己的行为绝对正确。座谈会末尾,班主任可设置拥抱或者真心话的环节,强化亲子情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及时的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通过家长与班主任的经常交流沟通,使家长与教师的距离拉近,能够在学生教育上达成一致,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努力。
        例如,对于一个内向的学生,可以直接跟他开门见山,坦然的讲出问题的所在。对于优柔寡断的学生,也要及时帮他们分析问题的要害之处,切不可循循诱之。对于急躁的学生,沟通方式就要有条不紊,心平气和。
        (四)定期约谈学生,对其进行心理指导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大家长,应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作用,通过定期约谈学生了解其在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或思想、心理方面的困惑,并给出有效的建议来为他们排忧解难,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态度和不良心理,由此促使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构建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推动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与提升。如,班主任教师可根据班级总人数来规划具体的师生约谈方案,并设计一个固定的谈话时间,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谈话活动,同时班主任也要提前制作好访谈记录表,及时将自己与学生的详细谈话流程记录下来,并将自己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重点标出来,然后重新拟定对应的德育计划,在生活和教学中对不同学生予以不同的引导,从而在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继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可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要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明白问题的所在。谈话是一门实践性与科学性相融合的艺术,班主任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进行德育工作。只有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并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取得最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汤梅娟.如何提高班主任谈话的成功性[J].科教导刊(下旬),2018(12):57-58.
        [2]陈桂敏.关于初中班主任谈话艺术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6(21):261.
        [3]周兴华.班主任谈话应注意几种方法[J].江西教育,2013(3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