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华洋砼业有限公司 宁夏区银川 750000
摘要:商品混凝土作为工程主要结构之一,其裂缝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就会出现渗漏,进而影响到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建筑结构在长期的浸润环境下会出现性能的退变,进而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就商品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
引言
商品混凝土以其进度快、质量好、劳力省、消耗低、技术先进、现场文明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城市建筑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商品混凝土裂缝问题更值得关注。
1裂缝的成因分析
1.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混凝土在硬化初期,水泥水化产生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和边界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温度较低,在构筑物上形成了“阶梯”温度差,导致了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致使混凝土的内外部产生作用应力,当该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期间释放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过大或降温速率过快最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收缩,此时通常会造成较严重的“龟裂”裂缝。
1.2塑性收缩裂缝
商品混凝土浇注后仍处于塑性状态时,由于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隙多在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宽窄不一、呈龟裂状,深度一般不超过50mm,但薄板结构如果混凝土中掺有含泥量大的粉砂则可能被穿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注后3~4小时左右表面没有被覆盖,特别是平板结构在炎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或者是被基础、模板吸水过快,以及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热高等原因造成混凝土产生急剧收缩,到此时混凝土强度趋近于零,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从混凝土中蒸发和吸收水分的速度越快,塑性收缩裂缝越易产生。
1.3沉降收缩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沉降收缩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一旦工程出现沉降收缩,就容易造车混凝土裂缝。沉降问题主要出现在基础工程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地基软土等问题,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者支护不到位,就会造成地基出现不规则沉降,尤其是在冬季,地基很容易出现冻土,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冻土解冻后会变得松软,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1.4脆性干缩裂缝
脆性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建筑物较薄的板面构件或薄面面层构件上,或是在基础垫层、底板或混凝土路面等部位较为多见,大多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凝到终凝阶段开始出现。此种裂缝一般与温度和塑性收缩关系不大,多数是由混凝土水灰比或砂率过大,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佳造成,这常常与混凝土在供应中积压时间过长现场调整时添加生水后形成的“稀死灰”有关;或者混凝土在浇筑成型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当,使混凝土表面干缩而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1.5荷载裂缝
混凝土结构承受过大的外部载荷,导致结构过度变形,导致裂缝。裂缝通常发生在构件的拉伸区域,剪切区域或剧烈振动中。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施工误差,承载能力不足以及地基沉降不均匀。
2裂缝防治的措施
2.1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应当对进场进行施工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逐渐开始硬化的过程中,水泥会将大量的水化热释放出来,当水泥释放出的水化热越大,商品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所以要积极地采用有效的措施保障水化热情况能够得到控制。建议选用产生水化热量较小的水泥进行施工,若情况需要完全可以加入一些缓凝剂,保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快速散热;其次可以运用质量更加良好的配料,对细骨料中的含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建议使用干净的中粗砂以及中砂作为细骨料,最好选用中粗砂,同时应当选用粒径较大的粗骨料,选择连续级配较好的是指,保障混凝土中混入经过煅烧之后的石灰石以及白云石。
2.2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控制
对商品混凝土配比进行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正如前文所说,一些施工人员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所以往往会出现水灰比例不合理的情况,进而形成混凝土裂缝。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想办法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应该控制各类材料的具体使用数量,确保混凝土建筑的使用耐久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工程特点对配比进行准确计算。此外,工作人员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实践,根据建筑的具体特点控制水灰比,一般在0.24~0.34之间,确保材料具备着较强硬度、强度,提高建设水平。
2.3合理掺用外加剂
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改善和易性,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是必不可少的。配制混凝土时宜采用“多掺技术”(即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但数种外加剂的掺用可能会因计量不精确和偏差,给生产控制带来不便,所以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多种外加剂的高性能减水剂就成了最有利于计量和管控的“神液”,复合型的高性能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包裹性、流动性,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强度等,也可以实现混凝土所需的高流动、高稳定和间隙通过能力和良好的施工性。同时要求高性能减水剂本身性能要具备与水泥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高减水率、缓凝、保塑等性能,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也要控制在3.0%~4.5%之间,以确保高性能减水剂中的引气组分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较大的损伤。
2.4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
温差变化产生的应力会增加商品混凝土裂缝的风险,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问题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在夏季高温天气,混凝土的浇筑应安排在早上或傍晚,因为这两个阶段的气温相对白天要低,此时的混凝土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最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设施,必要时应向骨料喷冷水。在冬季寒冷天气时,由于气温低,不利于混凝土的凝结,冬季的混凝土浇筑应避开低气温时间段,尽量安排在白天,并在浇筑过程中视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处理,以便混凝土浇筑后能充分凝结。
2.5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不及时养护,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会加快,形成脱水现象,从而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因此,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及时的养护十分重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在浇筑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定时向浇筑面洒水,保持混凝土浇筑面处于湿润环境,以便混凝土充分凝结;塑料薄膜留置时间不得少于2周,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不得浇水养护,此时还要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尤其是冬季,低气温环境下要做好相应的防冻处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商品混凝土在现代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广泛的应用有效的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结构稳定性。但是在商品混凝土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早期裂缝的情况,对建筑工程的外观以及质量和安全性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侯怀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中国标准化,2019(10):35-36.
[2]李国宾.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37-38.
[3]卢先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相应的防治方法[J].建材世界,2018,39(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