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基层党建考核指标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文献研究和工作实际,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指标进行修订,确定了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所构建的指标获得专家认可,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支部党建;考核指标;德尔菲法;
如何通过党建考核真正的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科学地设置考核标准,特别是关键指标的设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单位党建考核工作的现状
基层党支部党建考核指标的设置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必要性:有的考核系统中考核指标类别繁多,考核内容冗杂、名目繁多、导致考核可操作性不强。
合理性:有的指标设置偏重于形式化,忽略工作开展的质量,取得的实效。
操作性:指标设置的操作性不强,导致考核最终结果高度与某项或某几项指标相似,难以综合客观的评价基层党建工作。
2 基于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设置党建考核指标
德尔菲法(Delphi)又称专家函询法,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通过两轮或多轮匿名咨询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收集、整理、汇总专家对该问题的意见,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并再次反馈给专家,供专家们分析判断,提出新一轮的意见。如此反复,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并得到一个比较集中且可靠性较大的结论或者方案。
2.1.专家的选择与指标的初步建立
2.1.1被函询专家的选择
本次研究用函询了四个类别的25位党建工作专家:(1)本单位、其他二级单位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在职党务工作者,专职从事党务管理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成员、党群部门负责人、党务工作管理人员及基层支部书记。(2)上级主管部门党务工作负责人,如组织部党务管理者。(3)有一定权威性、代表性党建专家,从事党务工作时间较长,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责任感强,如调研员。(4)多次参与上级部门、本单位党建考核的专家。
2.1.2考核指标的初步建立
问卷制定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党建考核指标的打分表,第二部分是被函询的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
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的职务、职称及学历等。
第二轮函询问卷在综合分析第一轮专家意见基础上修订形成。
问卷发放与回收
第一轮发放问卷25份,收回24份,有效问卷22份,有2份问卷因漏填选项被剔除;第二轮发放问卷17份,回收17份,均为有效问卷。对两轮函询整理分析,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3 基层党建考核指标建立的结果
3.1专家的积极系数
第一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96%,第二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第一轮函询有3名专家对其中4项指标共给出6条指标修订意见,第二轮函询没有意见提出。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专家关心本次研究,参与的积极程度均较高。
3.2专家的权威程度
专家的权威程度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对于评价指标作出的判断依据,另一个是专家对党建工作的熟悉程度。通过对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本次研究两轮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712、0.838。根据德尔菲法研究认为【1】专家权威系数大于等于0.7为较高可信度。
3.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第一轮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661、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73、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58,第一轮咨询的协调系数较小,特别是对第二、三级指标,反映了专家对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分歧,意见的协调程度较低。
第二轮一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819、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692、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549,两轮指标显著性检验P均小于0.05表明在95%的置信度下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指标评估结果可信度较高,结果有效
3.4指标筛选研究过程
专家权威系数大于等于0.7,指标赋分均值小于3分,变异系数大于0.3,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指标将被剔除。一级、二级指标均没有剔除项,三级指标中“建立党员一卡一表”“建立党员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宣传报道按篇数计分”“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四项被删除。
专家权威系数大于等于0.7,指标赋分均值介于3-3.5分,变异系数大于0.3,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指标将进行优化。有12项指标因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结合工作实际,都做了相应优化。
同时,专家在开放性表达意见时指出,应补充“支委一岗双责履职到位”“开展形势任务宣讲”等三级指标。
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一级指标(党的建设、宣传思想文化、纪检监督、群团工作)、15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
4 对基层党建考核指标的探讨
4.1现实意义
1.加强管理,促进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建设一流的必然要求。
为了保证基层单位党建工作质量,更好的将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必须对党建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只有构建合理、科学、规范的基层党建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指标、合理设置指标权重,逐步完善考核程序等,才能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才能顺应“建设一流”的必然要求。
2.为理清党建工作思路提供依据,具有可操作性。
基层党务工作者因其从事党建工作时间、担任具体工作的不同,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各有不同,客观上存在方法不多、思路不清等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党建考核指标的研究,为党务工作者明确了开展党建工作的各项内容,也梳理了各项工作的时间占比、难易程度,为下一步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履职能力,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
3.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等科学特点,在实践应用中以期找出一定的规律或独特的观点,甚至可以发挥统计工作的参谋于决策作用。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不同的二级单位,也可以运用于其他考核指标的建立,如干部人才考核等,其方法和内涵都一样,具有可推广性。
4.2后续与展望
建立合理、规范的考核评价指标是党建考核的第一步,设计好了尺子如何去量也很重要,一是根据权重合理设置分值,可操作性、差距性、合理性;二是参与考核人员的专业性,公平性、客观性都将影响考核的结果。想要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就应该鼓励基层党支部创新、创建党建品牌,适当考虑增加这类考核指标来鼓励创新、评价创新,从管理学的角度,考核的指标应从正负来个维度设置,也可适当设置加分项,但加分项不宜太多,分值建议不超过考核总体的10%。同时,在制定指标过程中要反复考量不断修正,要根据实际进行指标修改、体系的更新,要充分认识到考核指标评价系统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没有一套指标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或者一成不变的。
5 结语
构建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基层党支部党建考核指标是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文献研究和工作实际,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指标进行修订,确定了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所构建的指标获得专家认可,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每项指标工作必要性的宣传贯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春枝,斯琴.德尔菲法中的数学统计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9:92-96.
[2]王辉,赵霞霞,司晓悦等.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19,21(2):195-201.
[3]李访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指标构建及完善[J].党的建设,2018,8:48-49.
[4]刘贤.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评估体系建构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4:56-61.
[5]常广明,樊立华,吕丽萍等.基于德尔菲法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评价指标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7,(12):36-61.
作者简介:
蒙欣(198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主要从事党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