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蓉 张银华 贤金梅
柳州市第八中学 5450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微课堂的教学形式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被初中老师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针对于某一知识点具体、细致的进行视频讲解。帮助同学完成自主学习或者是半自主学习。微课堂的优点在于具有强的针对性,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帮助同学内化知识点,对于教学难点可以反复观看打破时间和地点的壁垒。目前,网络上的微课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微课资源进行整合分析,从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三个学习阶段中微课的运用反应微课运用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资源;整合;运用
一、初中物理资源微课资源整合
(一)微课资源的现状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时间短、规模小、内容精炼、图文并茂、音视频兼具等优点,已经被初中物理老师广泛运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面对教育市场强烈的需求,互联网上的微课资源接着东风扶摇直上。虽然能够方便借鉴网络上的资源,但是面对海量的微课,选择还是要擦亮眼睛。一部分的微课程,教师为体现自身教学水平,片面的讲解一些难题、怪题、偏题,不仅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反而脱离了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产生一种挫败感。另一部分微课程,内容过于简单,是学生已经接触过得学习内容,重复观看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两部分的微课都太过于极端,无法真正的运用学生实际教学中去。微课的设计应以学生为教学主题,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物理水平,进行适当的选择。
(二)初中微课资源的整合
物理微课资源主要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指导、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细化,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辅助同学更好的学习知识。根据在初中物理学中的运用价值与运用领域,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1.物理定律、概念型资源
物理定律和概念,实质上就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教授物理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微课教学资源。教师围绕初中物理的某一概念,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能充分发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微课资源的展开,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启发对物理世界的探索,辅助学生掌握初中物理中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有效的具体的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遇到的问题、为同学构建出清晰的知识骨架。提高老师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的速度和质量。
2.实验型资源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的支撑,通过实验可以达到知识的复现,帮助同学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实验微课资源主要是围绕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实验展开。老师将实验型微课引入学生课堂可以解决实验条件缺失带来的限制。利用实验视频向同学们展示实验器材的使用规则、展示实验现象、突出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技术失误。以初中物理中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为例。通过视频可以清晰的讲解天平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规范读数(应以刻度线应与视平线平行,否则会出现偏大或偏小的误差。)由于测物体的密度实验操作简单,并且注重计算部分,很多的老师会选择理论讲解的方法,放弃实验演示,微课视频方便教师演示。
3.经典习题资源
经典的习题资源会设置由简到难习题顺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一个系列的题目,从而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微课堂的优点在于,利用大数据统计学生容易的问题,以画力的示意图为例,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审题不准确、力的作用点把握不准确、作图不规范、随意三个问题,经过分析发现是对于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概念掌握不明确。以及对力的作图要点拿捏的不明确。经典的习题微课中会将知识点再进行讲解,延伸到习题中。
4.辅助型资源
辅助型微课主要目的在于辅助同学拓宽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性学习和半自主学习。辅助性微课资源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初中物理学习的课堂,但是对学生物理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与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链接型微课资源,在课堂上开阔学生对物理认知的视野,对初中物理教学起到高质量的补充与拓展作用。可见,辅助型微课资源虽然不能代替真正的课堂教学,但是可以帮助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初中物理微课资源的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初中微课资源的应用
(一)课前运用
课前的微课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有一个思想启发的作用。最好的知识学习方式就是学生自己自主的探索,传统的老师教授存在填鸭式教育的问题,直观的将知识输入给学生,缺乏了让学生自我思考的环节,所以学生真正内化的知识点只占30%,微课的可前运用,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提高知识点的吸收。
(二)课程中运用
课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微课运用能切实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这样的微课设计才是有价值的。所以视频内容应该在初中学生物理水平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进行合理的扩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如果内容太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但是内容太过深奥会又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所以运用前时可以邀请同学一起加入选材,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视频能够充分被应用起来。
(三)课程后运用
课后运用主要目的在于解答同学们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建立起稳固的物理学习基础,形成良性的循环方式。此外,课后资源的运用还帮助扩宽视野,提高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繁多的网络资源可以整合为理论知识资源、实验知识资源、习题知识资源三类。使物理学习形成一个闭合的圆环。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课前启发帮助自主学习、课中利用优秀视频深化学习、课后扩宽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陈玲, 孔庆文, 梅雪红, et al. 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卷). 2017.
[2]安忠德.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3):1-1.
[3]王钢成.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3):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