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铁岭小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讲解运算法则和运算概念,不重视知识点背后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引导,致使学生只是纯粹的解题,而不会在解题的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为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善,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练习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对数学思想进行更加深刻的感悟,使数学活动经验得到不断累积。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从事任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其基本动力都是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行重视,通过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有效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使他们对数学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意义
从第一眼看到“数形结合”这个名词,我们差不多就对该思想有了一定的字面认知,既然是“数形结合”,那肯定就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图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我们发现其思想含义与我们的认知无太大偏差,不过它有更多深层的意思而且还涵盖了一些教育目标。在小学阶段的综合教育中,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科学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还没有加入太多的文字概念,其知识与概念大都通过简单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数学与图形相结合可以使一些数学问题更具直观效果减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在学习中学生可以模仿书本上提供的数学例子将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体现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答。在掌握了该学习方法后,在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学生有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该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已经有了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我简单的在这里分享一个。例如在讲授分数相关知识时,我们知道分数的知识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但抽象的概念不易掌握和理解。然而通过数形结合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牢牢掌握分数知识,并且在之后解决其他问题时辅助应用。有一篮子水果,苹果占水果总数的1/15,香蕉占3/5,橘子有五个,比香蕉少4个,由此求解水果的总数量与苹果的个数。那么直观的算法就是根据香蕉数除以其所占比3/5,得到水果总数15,然后水果总数x1/15就得到了苹果数。看似算法与过程很简单,但是有些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此时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橘子与香蕉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然后按照香蕉在水果总数中占的比例,解出水果总数。图形更具直观效应方便学生理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主能动性来完成较好的学习。教师需要有效地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实践和发挥的动力,不断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如果没有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积极性,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良好兴趣。此外,教师也要较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引导能力,积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避免因单一化形态的模式阻碍学生的发展。为了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探索和实际,深入学生实际来加强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进而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积极性。小学数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数形思维和意识,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来加强教育知识的深化。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多媒体课件、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种较好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促使学生能够在较好的交流互动中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在这阶段的学习中能够积极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思想,基于这样的教育出发点,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发展,实现一种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极力地打破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收获较好数学乐趣,为其思维开拓和创新提供较好的基础。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数形集合,对算理进行灵活掌握
例如,当对87-39等于多少进行计算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计算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火柴等道具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演示解决方法。将火柴每十根绑成一捆,准备八捆零七根,也就是表达八个十和七个一,然后在其中抽出三捆零九根,就会发现还剩下四捆零八根,就是四十八,所以87-3948。通过详细的演示这一计算算理,能够将结果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其中的原理进行理解,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对相关的图形进行联想,进行图形与数量关系的转变,原本抽象的算理能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得到直观的展示,能够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并且对算理进行灵活掌握。
(二)数形结合设定教学情境,展开数学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龄偏小,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无法快速地根据教材内容重点知识点了解其中的内容,时间一长,势必打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针对这种教学情况,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教学措施,并且优化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班级教学中使用图形,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很不错的教学方式,且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图形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利用图形解决分析问题,可以将乏味枯燥的数量关系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以“认识百分数”为教学案例,老师在授课中可以为学生们设定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们喜欢篮球运动吗?大家平时喜欢看篮球赛吗?大家能说出几个篮球明星吗?在此期间老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们观看,学生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照片,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姚明。”老师紧接着抛出下一个问题,老师手中有一张表格,是姚明在NBA比赛中的数据统计单,其中前两个赛季的罚球率高达81%,并将带有百分数的图片高举给学生们观看,进而引进新知识点“百分数”,在班级授课中,老师通过有效设置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在老师介绍中让学生们认识了百分数,通过一个小环节很好地引导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向,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基了较好的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教学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们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还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掌握了借助“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来解决数学问题,发展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亚琴.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9,(09):35.
[2]宋艳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思索[J].新课程(小学),2019,(09):13.
[3]王锡仓.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9,(09):9.
[4]顾晓琴.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9):41.
[5]黄倩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9,(33):12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