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MCV、MCH、Hb水平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王晓华 马书玉 于成盼
[导读] 探究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MCV、MCH、Hb水平影响。

        王晓华    马书玉    于成盼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252000
        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MCV、MCH、Hb水平影响。方法:入选10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收治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另同期选择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常规检验,后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Hb(109.25±2.52)g/L、MCH(23.22±1.02)pg、MCHC(320.25±1.52)g/L均高于对照组、RBC(3.12±0.42)1012/L、RDW(12.25±1.52)%、MCV(65.25±1.02)f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贫血;鉴别诊断;效果;MCV;MCH;Hb
        地中海贫血在临床又被称之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该疾病主要特征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轻型者无明显表现、中型一般存在中度贫血症状、重型伴有眼距增宽、头大、发育不良、黄疸等表现[1]。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机体对于铁的供给和需求失衡,进而导致机体内贮存铁耗尽,使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机制较多,主要与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量过大、需铁量增加具有密切关联,以乏力、头晕、血红蛋白尿、气短、耳鸣等作为临床表现。研究发现,上述两种贫血类型在临床易出现误诊情况,而为了能够有效鉴别上述贫血类型,给予其有效的鉴别方式十分重要,其中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对两种贫血类型进行有效鉴别,为不同贫血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治疗依据[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观察及MCV、MCH、Hb水平影响,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存在面色苍白、食欲减退、乏力、头晕等症状;(2)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书面同意书,且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恶性病变者;(2)排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3)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观察组年龄23岁~6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41.51±1.65)岁,其中男49例、女51例;病程2-3年,平均病程(2.54±0.32)年。对照组年龄24岁~6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42.02±1.65)岁,其中男41例、女59例;病程2-4年,平均病程(3.02±1.13)年。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血常规检验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共2ml,选择具有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将抽取样本置入,并进行摇匀处理;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验,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贫血诊断标准[3]:①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A2>3.5%、血红蛋白HBF<2.5%;②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压积<30%、血红蛋白含量<100g/L、转铁蛋白饱和度<20%。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血常规检验指标水平。
        MCV(正常值80-100fL)、MCH(正常值27-34pg)、Hb(正常值110-160g/L)、RBC(3.5-5.51012/L)、RDW(11-16%)、MCHC(320-360g/L)。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结果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Hb(109.25±2.52)g/L、MCH(23.22±1.02)pg、MCHC(320.25±1.52)g/L均高于对照组、RBC(3.12±0.42)1012/L、RDW(12.25±1.52)%、MCV(65.25±1.02)fL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检验方法,其能够对人体血液中多个指标进行检测,且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贫血进行有效鉴别。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临床常见贫血类型,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4-5]。地中海贫血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以珠蛋白基因缺陷所引起的血红蛋白成分改变作为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量摄入不足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所致,上述两种贫血的症状具有一定相似处,通常以铁代谢异常作为临床表现,从而给临床诊断工作增加困难[6]。但值得注意的是,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铁代谢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地中海贫血主要是由于幼红细胞利用铁障碍所引起、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量缺乏所致。血常规检查能够对血常规炎性指标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贫血的类型进行鉴别[7]。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Hb(109.25±2.52)g/L、MCH(23.22±1.02)pg、MCHC(320.25±1.52)g/L均高于对照组、RBC(3.12±0.42)1012/L、RDW(12.25±1.52)%、MCV(65.25±1.02)fL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血常规检验能够有效鉴别地中海和缺铁性贫血,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此外血常规还具有多种优势,比如经济、安全、高效、便捷等。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徐映.血常规检查在鉴别诊断小儿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116-117.
[2]黄德善,李明,张巧霞, 等.血常规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162-163.
[3]董志玲.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检验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3):165.
[4]顾华妍,张海燕,任钧, 等.重庆市渝中区备孕夫妇地中海贫血不同筛查方案效果的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2):572-576.?
[5]嵇海权.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2):66-67.
[6]熊辉,孙彦,袁博.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渗透脆性和血常规检测在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8):1089-1091,1096.?
[7]孙中华.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2):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