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武俊丹
[导读]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武俊丹
        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用“长短签随机抽取法”将我院从2018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58例TIA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后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粘度和低切全血粘度均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对TIA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短暂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效果
 
        前言: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它主要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损伤[1]。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临床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及其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比较良好的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为进一步观察该药对TIA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择取了58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现已展示如下。

1 病例选择及治疗方法
        1.1病例选择
        择取我院从2018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58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通过“长短签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分组配对,分别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女=16:13;年龄54-76(65.39±13.2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15:14;年龄55-78(65.51±13.2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纳入原则:①两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2]中关于TIA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心电图、血液流变学、脑血管等检查确诊;②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均完整;③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自主配合治疗。剔除原则:①合并存在心、肾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衰竭、全身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②合并存在视听、沟通、精神等方面障碍的患者;③既往存在脑梗死史的患者;④近2个月内服用过低分子肝素、非甾体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等药物的患者;⑤对本次研究应用的药物过敏的患者;⑥治疗依从性过低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之后均接受营养脑神经、脱水、抗凝等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0.5g注射用血塞通(国药准字:Z20026437,生产公司: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将该药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连续治疗14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6448,生产企业: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将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连续治疗14d。
        1.3 评估指标
        1.3.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可分为无效、有效与显效3种评价等级,其中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偏身麻木、阵发性眩晕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有所恶化;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TIA发作频率与时间均有明显减少,且减少幅度≥1/2,随访半年内仅有1-2此病情发作;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内均未再次发作[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的例数)/总例数×100%。
        1.3.2 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包括血浆黏度、高切全血粘度和低切全血粘度3个指标。
        1.4 统计学  
        此次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所用数据可分为计量和计数两种,其中前者包括血浆黏度、高切全血粘度和低切全血粘度,(x±s)作为其表现形式并经过t检验;后者包括临床治疗有效率,(%)属于其表现形式并通过卡方检验。若对比结果显示P低于0.05,则提示比较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表1可见,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TIA患者大多存在偏身麻木、阵发性眩晕、一过性偏瘫等临床症状,若未能及时加以纠正,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认知、神经功能,还可能发展为脑梗死,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TIA的发作时间一般在数分钟到半小时之间,但如果超过2小时则会遗留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虽然对之后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但有研究发现,有1/3的TIA患者会在之后发生脑卒中,其中有1/20的患者会在病发后2年出现死亡,而病发后4年死亡的概率则会提升至1/10,因此,需要对TIA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治疗,以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增加其生存概率[5]。
        注射用血塞通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但由于药理作用较低,因而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突出。表1-2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我们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更具临床治疗有效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含有丹参、川芎等主要成分,从现代药理学方面看来,丹参内含有的丹参素有助于降低血浆黏度,防止生成血栓素,并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改善脑部微循环;川芎内含有的川芎嗪单体有助于增加脑部血管的血流灌注量,抑制血小板凝集,缓解脑血管痉挛症状,将两种成分联合起来应用可最终起到改善患者脑部血液流变学的目的,因而总体治疗有效率更高[6]。
        总而言之,对TIA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并降低该病的发作次数和缩短其发作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喜锋,李煜国.脉血康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599-1602.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郭晓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34-135.
[4]赵海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52-453.
[5]陈慧君.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7(71):187.
[6]黄志宁.脉血康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38):7335-7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