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邢倩倩
[导读]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邢倩倩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7例对照组、37例实验组,分别开展常规溶栓治疗、常规溶栓治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溶栓再通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易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显示为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主要是指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紧急闭塞,导致心脏内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坏死,作为心功能受损的急性病症,会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憋闷感等症状表现,一旦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需要在患者病情确诊后,在第一时间制定溶栓治疗方案,疏通患者梗死的冠状动脉。以往常规的溶栓治疗方案,梗死血管疏通时间延长,临床治疗效果有限,在这一医学背景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应运而生,该方案具有出血量少、起效时间短、不易出现并发症的优势,所以引起了临床的高度关注[1]。本文主要以我院近1年收录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从而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样本来源于我院2019年内收录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且患者无精神以及意识障碍,知晓此次研究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主动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资料数据不完整、凝血功能障碍、中途退出研究实验的患者数据。将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即38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1例、17例,最低年龄49岁,最高年龄75岁,平均年龄(60.12±2.34)岁,实验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0例、18例,年龄最低50岁,最高年龄74岁,平均年龄(60.09±3.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与临床实验的开展要求相符,此次研究实验的进行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落实常规的溶栓治疗方案,即给予患者肝素、硝酸盐类等药物,在注射肝素时,需要将150万U肝素与1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混合,之后对滴速进行调整,使其在半小时内滴注完成[2]。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治疗方案,药物生产厂家: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国家准字号:S20110003,具体在用药的过程中应该将20mg的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与10ml的生理盐水进行混合,之后经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将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与生理盐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向静脉中持续滴注半小时。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为患者梗死血管完全再通、有效为患者梗死血管部分再通、无效为患者梗死血管无再通,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②溶栓再通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主要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等方面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数据,本文指标以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资料表示,分别开展卡方检验、t检验,结果表现为%、±标准差,组间数据差异性以P值进行判定,P<0.05证明组间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发病紧急的特点,临床为了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需要采用静脉溶栓疗法将患者的冠状动脉全面疏通,以此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量以及心肌功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重组人尿激酶原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可以作用在纤溶酶,促进其合成与活化,降解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凝块,从而起到溶栓的效果,且重组人尿激酶产生的是特异性溶解纤维蛋白,与血纤维结合能力弱,溶栓针对性强,且相较于传统的溶栓治疗方案,溶栓时间短,血管再通率高。
        本文开展常规溶栓治疗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实验,最终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方案的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溶栓再通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数值却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确保取得最佳的临床疗效,因此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义贵.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4):72-73.
[2]孙羽.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1):40-42.
[3]王影霞,王红红,李慧.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9):118-120.
[4]赵静,郝东云,李景悦.基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3):127.
[5]杨春华.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逆向溶栓联合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03):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