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刘述敏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刘述敏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以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刘述敏   四川省什邡市隐峰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渠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以达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005-01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盲目使用旧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满灌”的形式,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导致阅读课堂教学学习效果甚微,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2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2.1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读书是一种自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进行独立思考,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理解能力。
        2.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学习永无止境,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但阅读伴随着学生的一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使其受益于生活。
        2.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主要渠道。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阅读时的个人情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2.4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文章中人物的思想。通过阅读文章中讲述的人生道理,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5为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语文学科有知识有工具。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为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3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不丰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太强,独立阅读能力严重缺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在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3.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要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开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3.2创新阅读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所有知识的根本动力。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小学生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3.3选择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阅读的初级阶段,理解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避免阅读内容与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致,过于简单会让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性,过于困难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在阅读内容上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为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阅读文章时,教师应该注意文章的长度和理解难度,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内容。一年级学生应该阅读短篇童话,不仅情节简单明了,内容也相对容易理解,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美的叙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文章参考欣赏能力。
        3.4注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安排阅读作业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会学生有效地将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阅读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水平,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24-125.
[2]李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2):42-44.
[3]梁春燕.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84+86.
[4]邵桂琳,虞姗姗.从阅读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