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燕
资阳市乐至县天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乐至 6415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促进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原先人们所持有的理念是精打细算,餐桌上只有节庆日才会有大鱼大肉,而现在人们的饮食资源丰富,各种肉食供应充足。原先人们的时间比较悠闲,而现在人们的时间比较紧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以致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导致患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明显。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程度比较高的疾病,容易导致冠心病、脑卒等严重症状,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高血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和护理?高血压又应该如何进行预防?这些问题困惑着广大人民群众,本文在这里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科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在医学研究中,有血压分层的概念,原因就是统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的危险程度要远低于老年人。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诊断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来说,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疼、头晕、疲劳、心悸以及颈项板紧等。高血压患者初期会在劳累、精神波动或者精神紧张时发生血压升高的现象,在休息之后会恢复正常。但是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延长,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血压持续升高、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胸闷、乏力等,此时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恶心、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抽搐、神志不清等,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大多数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比如心梗、肾衰竭、中风等。
3、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因素、其他疾病的影响等。
其中遗传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大约有6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当人处在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激动等环境时,或者受到噪声和不良视觉的刺激也会引起高血压。当人体机能随年龄升高而降低时,高血压的患病率会增高。饮食结构不合理也会引发高血压,比如过多的钠盐摄入、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等,都会引发血压的升高。其中吸烟不仅会损害肺功能,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是高血压的高危诱发因素。避孕药、激素以及部分消炎止痛药等会影响血压,有可能会引发高血压。除此之外,其他疾病的发生也会影响血压的变化,引发高血压等。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部分肾脏疾病及其他神经分泌肿瘤等也会引发高血压。
4、高血压病人如何进行护理
高血压目前来说很难治愈,因此高血压病人的日常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自身应该注意定期进行测量血压,关注自身血压变化,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内。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防止出现过度劳累等情况,给身体一个健康的环境。高血压病人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并且不能够擅自换药或者停药。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病人应该保持适量的运动,维持机体正常活力,运动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对心血管产生过大的压力。在饮食上,高压病患者应该减少钠盐的深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以精确的量器进行计算,控制在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含钠高的调味品也要适度控制,包括味精、酱油、零食、腌制品等。同时高血压患者应该增加钾的摄入,包括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高血压患者的膳食应该营养平衡,增加富含食物纤维的谷类食物、高质量的蛋白质等。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饮酒抽烟,控制体重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肥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注意做好日常监测,家中常备血压监测仪器,定期定量进行检测,确保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当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正常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在医生专业的诊治下进行治疗。
5、高血压如何预防
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者有高危因素的人来说,预防高血压十分重要,预防的方式主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应该在生活中保持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其次应该注意保持轻松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缓解精神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帮助机体保持一个健康的水平。人们应该注意戒烟,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者高危因素的人,吸烟会明显导致血压上升,戒烟对于控制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有突出的作用。人们还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尽量避免大量摄入酒精、药物以及高脂肪、高盐、高糖类食物,防止脂肪等过度堆积,减轻消化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压力。除此以外,对于有高血压病倾向的人来说,坐飞机应该特别注意,防止飞机起落过程中对于血压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在日常性生活、妊娠等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