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芳 古舒婷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 广东省 佛山市 528100
【摘要】:目的:临床心理科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心理卫生科就诊的88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此次调查时间在2019.8-2020.8。根据随机方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44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选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心理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心理科;以人为本;新型护理模式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多数人们都负担着生活、经济的压力,人们生活节奏也逐年加快、压力也不断升高,因此容易诱发、引起各种心理负担与问题,给病人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与危害,因此就诊于本院心理科的病人例数逐年增加[1]。在我院心理科就诊的病人以针对性治疗为主,虽然针对性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反应,但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因在针对性治疗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在以往护理中,传统常规护理方式为首选护理方案,但科室为了提升护理质量,则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从传统医学模型向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转变[2]。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心理卫生科就诊的88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此次调查时间在2019.8-2020.8。根据随机方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44例。对比组:参与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1例与23例,年龄在18岁至6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61(未改)岁。研究组:参与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2例与22例,年龄在21岁至64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6.02(未改)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值>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
研究组则选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完善护理制度:制定“病房一周工作安排”和“病人一周活动”安排,使护士每天的工作内容同质化。(2)改善病房环境,为病人营造舒适、整洁、温馨的就医环境,在走廊中可以粘贴温馨壁纸与摆放绿植。在病区室外摆放花草、绿植等,让病人在室外活动时观赏。(3)关爱科室员工:要让护士能同情、关心患者,首先要关爱科内护士。在心理卫生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在护理中对于本科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每15天举行一次分享会,便于了解与掌握护理人员的心理动态反应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4)提高与改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日常护理中要不断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操作技能,降低与改善护患纠纷发生率。
(5)实施礼仪规范培训,学习《护理人员形象重塑》,完善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理念与护理操作技能、护理礼仪行为规范,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保持仪容的整洁,规范护理人员的礼貌、语言的周全。(6)开展多元化的文体活动,丰富住院生活。购置篮球、排球等文体活动工具,活跃病人的身心。音乐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3],购置户外音响设备,播放舒缓性、轻柔的音乐,以达到调节情绪、调整心态的目的。(7)倾听患者的心声。要求每班责任护士倾听患者诉说5分钟,让患者宣泄不良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质量。分析护理满意度,采用评分方式进行,总得分值越高证明满意度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75.06±0.32分,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90.12±1.01分,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3讨论
心理科是我院重要的科室,主要收治一些因心理疾病而就诊于本院的病人,本科室是一个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智力、情绪、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行理解、预测和干预的科室[4-5]。心理科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由于疾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应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方式为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虽然这种护理方式有效,但作用与效果一般。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室则采用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病人心理特点,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降低与改善病人心理刺激情况,而且这种护理人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而且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操作模式,尽可能的提升病人亲切感、归属感,降低病人对于护理人员的敌对心,使病人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提升护理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理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夏先容.基于医学临床心理科护理模式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940-194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4.385.
[2]
[3]谢继群,刘佳,谭凤玲.音乐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453-3456.
[4]田贵平,杨旭东,邓伟静.临床心理科的护理伦理风险及管理伦理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40-41,106. DOI:10.3969/j.issn.1001-8565.2011.01.017.
[5]樊惠玲.心理科以人为本的护理实施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875-876.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06.0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