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刘艳红,王瑞瑞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74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入院的20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管理;不稳定心绞痛;治疗;应用疗效
不稳定心绞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时患者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不适,伴随恐惧、心慌等负面情绪,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极易诱发各种心血管事件。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需要做好护理工作。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综合护理管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这项研究中,我院选择了200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10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4:6,平均年龄为(46.9±6.4)岁。 研究组中100名患者的男女比例为5:5,平均年龄为(44.4±8.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选定的患者已获悉此项研究,并将自愿合作完成所有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没有其他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并且具有正常意识;排除其他严重的组织或器官器官疾病,抵触参加这项研究,并且对研究人员提出的与研究相关的问题难以清晰和自主回答,该患者家庭强烈拒绝这项研究,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在研究中期(例如转移或死亡)退出。
1.3护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具体如下:
1.3.1心理护理:因为疾病目前无法治愈,所以患者极易因为漫长的治疗过程对治疗失去信心,导致疾病快速发展,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救治成功。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疾病确诊后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该疾病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包括会危及生命安全等问题,引起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但也注意不要引起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告知患者只要坚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就可以有效改善病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能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为患者介绍经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有显著改善的病例,增强患者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嘱患者家属多探视陪伴患者,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的疑问,以免患者因为长期担忧某一问题而出现负面情绪。
1.3.2生活及饮食护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多伴随高血脂,高胆固醇,饮食习惯喜爱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为了有效控制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嘱其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每餐的热量不能太高,可以维持正常身体机能即可,过于肥胖的患者需要减少进食量,老年患者即使无明显的血脂异常,也需要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禁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严格戒烟酒。在生活方面,嘱患者加强运动,运动量适度,以自身能承受的程度为宜,运动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必要时在运动期间有专人陪同,以免因为运动过量发生意外。与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时间表,吃饭、睡觉等时间严格按照表格的要求进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平时注意保持情绪平和,避免过度劳累,睡眠充足。
1.3.3药物治疗护理:控制血压血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坚持长期服用降压降脂药物。许多老年患者因为缺乏坚持力或记忆力减退等原因,在服药期间极易出现漏服或不服的情况,这会导致血压血脂出现波动,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反复向患者强调坚持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服药。
1.3.4心绞痛发作的临床护理: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并进行高流量吸氧,1-2天后更换为低流量吸氧,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停止吸氧。在前期接受吸氧时,需要每日为患者更换鼻塞。发病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密切监测患者各项基础生命体征,确认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肌梗死,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如患者近期使用肝素,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或瘀斑。疾病发作时,因为剧烈的疼痛,患者会出现恐惧心理,此时需要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安抚患者情绪,尽量消除或缓解患者恐惧心理,保证积极配合治疗。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时间和频率。(2)比较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的生活治疗评分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上的比较 具体见表1.
3.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近年来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单纯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难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所以需要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心理支持和个性化护理。综合护理管理作为临床新型的管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治疗及运动等全面干预,保证了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态积极,身体状态最佳,从而在药物治疗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接受综合护理管理的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分析[J]. 侯军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3)
[2]不稳定心绞痛心电图假性正常化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 郭春芳,朱晓雅,许艳华,杨晓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3)
[3]评价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张淑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3)
[4]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护理分析[J]. 史小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1)
[5]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分析[J]. 陈晓婷,李燕江,冼少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01)
[6]心理干预对女性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 区洁崧.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1)
[7]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 王文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3(04)
[8]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王玉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12)
[9]心理干预对女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 曹慧,李中,刘勇,杜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10]倍他乐克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 刘亚飞,田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