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Lysholm评分及VAS积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孙士杰1 张中斌1 李华1 马欣1 郭军会1 张
[导读] 观察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
        孙士杰1  张中斌1   李华1 马欣1  郭军会1   张玉1    李新华2  刘云乾3*
        1.  河北省老年病医院 石家庄,050000    2.  河北中医学院, 石家庄,050200  
3. 河北以岭医院  石家庄,050091
        【摘 要】目的:观察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氨基葡萄糖、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VAS评分变化,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组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疗效显著,可降低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分经针刺;火针;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KOA)是骨伤科常见病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KOA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项目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KOA以阳虚寒凝者居多,采用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的方法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阳虚寒凝型KOA患者,来自医院骨科门诊。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在年龄、病程和疼痛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诊断标准拟定。
        ①近1个月内反复出现膝关节疼痛。②X线摄片: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粘稠。④中老年患者。⑤晨僵≤30min。⑥活动时有摩擦音。结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可诊断为膝骨性关节炎。
        1.2.2 “骨痹”中医诊断标准
        ①初起可见膝关节隐痛,屈伸不利,轻微活动后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②起病隐袭,发病缓慢,见于中老年人。③局部关节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咔敕声或者摩擦声。严重者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
        1.2.3辨证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
        阳虚寒凝型:肢体关节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舌淡苔白,脉沉细缓。
        1.3症状评分及 VAS评分
        1.3.1 KOA症状评分
        参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制定。
        1.3.2疼痛轻重分级标准  按WHO的4级分类标准结合视觉模拟评分(VAS)法:
0度:0分,无疼痛;I度:1~3分,轻度疼痛,为间歇痛;Ⅱ度:4~6分,中度疼痛,为持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NO:2015147);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132777265)
通讯作者:刘云乾,E-mail:693356827@qq.com。

        续痛;Ⅲ度:7~10分,重度痛,为持续剧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疗法。
        (1) 分经针刺:
        取穴:按照KOA疼痛部位可归于相应的经脉:腘窝部位,归于足太阳经,可刺委中、承山、昆仑、束骨;膝关节外侧疼痛,归于足少阳经,刺风市、阳陵泉;膝关节内侧疼痛,归于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阴脾经,刺血海、阴陵泉、太溪、太白;膝关节前上方,归于足阳明,刺犊鼻、鹤顶、足三里。
        针具选择:0.25mm×25mm或0.25mm×40 mm(32号1寸或2寸)。
        操作:首先将皮肤常规消毒,医生用配合常规刺入腧穴应刺深度。进针后,施提插捻转手法1~2min,使之有酸、胀或热、痛感,根据患者轻、中、重不同程度分别留针20min, 30min,40min。留针期间可行上法2~3次,以加强针感。
        (2) 火针:将粗火针(直径0.75mm)在酒精灯上烧灼至白亮,立即垂直点刺已消毒过
的病位(膝关节附近的阿是穴)进行散刺,可刺3-5mm左右,达于骨面,疾进疾出。出针后按压针孔。
        (3)疗程:3天1次,连续治疗5个疗程。
        2.2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
            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750mg/2次/日;双氯芬酸钠, 75mg/1次/日。疗程与随访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积分降低至“0”分;(2)显效:症状积分降低到治疗前的1/2以下;(3)好转:症状积分降低到治疗前的1/2~3/4;(4)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3.2观察指标与方法
        病情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KOA症状积分及疼痛积分进行疗效判定。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均以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
        表4示,两组者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VAS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现代医学迄今尚无明确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金蛋白酶异常;细胞因子水平及性激素水平异常关系密切[4]。临床中主要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适应症窄,副作用多,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佳。关节介入治疗等治疗费用较高或技术尚不成熟,不能被病人完全接受。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KOA呈现明显优势[5]。
        中医认为KOA主要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于骨节,阻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乃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本,寒凝、瘀血、痰湿为标,并且临床中以阳虚寒凝者居多。项目组根据经络辨证理论,采用分经针刺,疏通局部气血,通经和络止痛;配合火针可温经助阳散寒,祛瘀止痛。  
        分经针刺与火针并用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独特的优势,且本治疗方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价廉实用、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它既适用于城市大医院,也适用于农村诊所,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乃峥,施金胜,张雪哲,等.膝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84-8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3-266.
        [4] 康一凡,逢育.氧自由基与膝骨性关节炎关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0):945-946
        [5]付慕勇,张智龙.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1,13(12):1062-10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