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攀钢集团总医院617000
摘要: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总血容量改变的程度和速率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其中最为常见的全身症状是乏力,严重时会引起多器官和系统出现不同表现。对于贫血的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其中输血是对症治疗的一种,输血治疗具有见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贫血症状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贫血;输血;恢复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会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一般受年龄、性别、海拔等诸多因素影响[1]。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或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目前输血是治疗贫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血红蛋白低于60g/L,而且伴有明显的全身乏力,活动后心悸,头晕等贫血的症状,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来纠正贫血[2],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贫血时通过输血来治疗,那么贫血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才可以输血呢?
1不同系统的贫血症状
1.1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
皮肤粘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
1.2神经肌肉系统
贫血时头痛、头晕、耳鸣、晕厥、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可能与脑缺氧有关,其中感觉异常是恶性贫血常见症状;
1.3呼吸循环系统
贫血时会出现呼吸、心率加快,活动后心悸、气短,重度贫血的安静状态下也可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并且长期贫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
1.4消化系统
贫血时会出现食欲缺乏、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便秘或腹泻;
1.5泌尿生殖系统
贫血时会出现少尿、多尿、低比重尿,其中育龄期妇女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多、减少或闭经,严重贫血者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
1.6内分泌、免疫系统
长期贫血会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腺功能,会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
1.7其他
贫血患者有时伴发低热,如无病因可寻,则可能与贫血的基础代谢升高有关。
2不同病因的贫血症状
2.1缺铁性贫血
易出现口角炎、舌炎、舌乳头萎缩、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其中异食癖、吞咽困难或吞咽时有哽咽感是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并且缺铁会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导致心理行为障碍,如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
2.2巨幼细胞贫血
可同时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食欲缺乏、腹胀、便秘等;
2.3溶血性贫血
急性血管内溶血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呕吐、四肢腰背痛及腹痛,出现浓茶色尿或酱油色尿,慢性溶血表现为贫血、皮肤黄染(黄疸)、脾肿大;
2.4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液恶性肿瘤
多数患者有发热(感染所致),及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内脏出血;
3贫血患者出现哪些症状才可以输血呢
贫血要根据贫血的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来考虑是否需要输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数值在90克以上,正常值以下属于轻度贫血,在60克到90克之间属于中度贫血,30克到60克属于重度贫血,30克以下属于极重度贫血。如果患者属于重度贫血或者极重度贫血时需要输血。
3.1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溶血性贫血
特别是急性发作,血红蛋白迅速下降时,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葡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在接触氧化剂药物或化工毒物或进食蚕豆后,及多种其他溶血性贫血者会发生急性大量溶血,血红蛋白会很快降至较低水平,出现缺氧症状很,生命受到威胁,这种患者急切需要输血;
3.2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骨髓增生低下的贫血
伴有缺氧症状的各种骨髓增生低下的贫血,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纤维化症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等,这些贫血的治疗大多不易见效,只有依靠输血以提高血红蛋白的水平,来维持生命;
3.3患有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难治性贫血等的患者
患有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难治性贫血等的患者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或病之晚期治疗无效且贫血较严重时,需要输血,最好是成分输血;
3.4重型β海洋性贫血、贫血较重的中间型β海洋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
一般在重型β海洋性贫血、中间型β海洋性贫血、镰形细胞贫血中贫血一般较为严重,一般依靠长期输血来维持生命。输血对这类贫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用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从而减少不正常红细胞的生产和破坏;
3.5急性大量失血
急性大量失血时,在液体大量进入血流之前,血液中红细胞的浓度变化不大,而血液总量减少的后果如血压下降、发生循环系统休克,比红细胞量的减少严重得多,当一次失血量估计超过全身血液总量的15%时,就应输血或先输液。失血量不易准确估计,应多注意病人的血压、脉搏,是否有出汗、恶心、烦躁等症状。在输血尚未准备就绪时,应先予以补液,以全血输血最为适宜,但也可用浓集红细胞加晶体溶液及血浆或白蛋白溶液;
3.6烧伤患者
烧伤患者在最初几天之内皮肤烧伤面丧失大量血浆,这时最需要补充血浆和晶体溶液,以恢复血液总量,在溶血性贫血逐渐加重时,可输以浓集红细胞或全血;
3.7血液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缺乏
因血液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缺乏而有严重出血和贫血时,亦需要输血,通常采用新鲜全血,因除了补充红细胞,还能补充血浆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但如果贫血不很严重,应首先止血;
4总结
贫血可不可以输血来恢复,主要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如果只是轻度或者中度贫血时不需要输血治疗,当重度贫血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在60g时应及时输血治疗,严重贫血没有及时输血治疗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
参考文献
[1]郎海燕, 陈信义, 杨文华. 缺铁性贫血中医药防治康复一体化专家共识[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v.33(08):281-286.
[2]王晓辉, 钟耀翠.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 025(024):4951-4955.
[3]张秋会, 胡兴斌, 安群星, et al. 自免溶贫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与贫血程度及输血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10):116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