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血任何人都可以用吗?献血时,哪些事情需要引起注意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康小凤
[导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献血时会听到O型血类型,此种类型的为血型的一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血型。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于血型知识的了解越来越详细

        康小凤
        广元市中心血站    四川    广元    6280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献血时会听到O型血类型,此种类型的为血型的一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血型。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于血型知识的了解越来越详细,大部分人认为血型主要有A型、B型、AB型以及O型4种,其中,AB血型的人能够接受任何血型的输入,而O型血能够输给任何人。对于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正确呢?同时O型血的人在献血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你知道多少呢?以下就让小编为你解答吧!
        
        1、O型血任何人都可以用吗?
        其实,人类的血型并不是只有4种,如果非要进行详细的分类,那么就可以划分出20多种,其中,A型、B型、AB型以及O型4种是最具有代表的血型。在临床还存在一些特殊、少见的血型,例如Rh血型。Rh血型主要原因是血型物质中缺乏D血型,也就所说的熊猫血。从严格意义上来讲,O型血虽然被定义为万能血型,但是并不是所有血型的人都能够接受O型血,此种说法只是从相对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O型血任何人否可以用。殊不知,在有些情况下,O型血输血时会引发排斥反应。
        对于大量失血的病人来说,必须要及时补充丢失的血液量,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缺乏一定的抗原,尤其是B抗原和A抗原。因而,在特殊情况下,O型血能够输给A型、B型、AB型血型的人。
        对于Rh血型来说,在输血时就必须要选择对应的血型,一般情况下O型Rh血型的人不可随意进行输血,原因是两种血型极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死亡风险较大。若O型Rh血型阳性,获取血液的唯一方式就是同样血型的人进行输血,从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O型血适合大部分的病人,但是同样不适合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人,若本身为O型血,则血型者的旁系或者直系的亲人并不能够采用O型血进行输血。原因是亲属间的DNA较为相似,输血后给予诱发抗体反应、抗原反应、死亡风险等,且死亡率高达90%。
        O型血虽然能够对A型、B型、AB型血型的人进行输血,但是血型输入错误时,可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若血型一致,则对于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O型血的输血,需要讲究科学性。
        2、O型血献血时,哪些事情需要引起注意?
        血型除了能够在献血时提供依据,同时与健康、性格、献血等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因此,O型血在献血时,需要严格注意血型以及其他献血常识,从而更好的保护自己。

总而言之,O型血献血是是一件极为谨慎的事情,那么,O型血在献血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1严格控制献血的剂量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医疗机构献血时,献血量有200ml、300ml以及400ml供大家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献血剂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指出,在正常情况下,献血者每次采集的血液量正常为200ml,最多不得超过400ml。也就是说,每次采集400ml的血液量是我们献血时的最高标准,若超过400ml,可能会诱发相关不良情况,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2适宜的献血场所
        在实际的生活中,有部分不正规的医疗机构,会通过语言诱导来获取更多的血液量,甚至是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进行采血。大部分原本只打算献血200ml的人,会被强制采集400ml的血液,从而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献血时,一定注意要去正规的医疗场所,同确定自己的献血量,不要随意、盲目献血。
        2.3调节自身情况
        献血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但并不所有的人都能够满足这个条件,部分人由于自身的素质较差,且合并有基础疾病、血液传染性疾病等,此类人群并不适宜进行献血,否则会引起疾病传播,影响他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部分人在进行献血时,存在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的情况,摄入的胆固醇、脂肪远远超过了正常量,可影响血液成分。此外,有过量饮酒、服用药物、吸烟严重等类型的人,同样不适合献血。
        2.4献血前饮食
大多数人对于献血的认知程度不够,还有部分注意事项需要大家充分掌握,首先在献血前建议尽量不要进食过多,对于蛋、鱼类、奶制品等相关食物需要尽量控制其进食量,如果进食过多会导致血液浑浊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液质量,可以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此外献血之前需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在献血操作时不能处于空腹状态,以免发生头晕等相关症状。为预防伤口感染,在献血之前可以适量饮用淡盐水,对于服用药物治疗的群体建议尽量不要献血,避免血液中含有药物成分影响到血液的使用。女性群体在献血时需要尽量避开生理期,避免造成月经紊乱。此外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献血,只有体重达到标准的群体才可以献血,避免造成身体素质降低,对于体质虚弱的群体而言,献血会影响身体抵抗力,对于自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5献血时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正常情况下,献血对促进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再生产,对于血液循环具有刺激性作用,但是对于存在乙肝病毒以及合并发生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能献血,避免造成病毒传染等情况。在献血操作中如果出现头晕以及呼吸困难和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要及时停止,原因在于此类群体可能存在晕血症,对于存在晕血症的患者大多不建议献血。在献血结束以后需要告知献血人员注意休息,避免伤口进水,此外增加滋补身体的食物。
        献血属于爱心行为,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健康,只有正确认识献血操作才能对自身以及他人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献血也具有时间限制,至少间隔半年,不能在短时间内多次献血。目前,我国医疗体系中血源缺口现象仍旧严重,血液无法长时间进行保存,且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血液的消耗量较大,大部分地区血源不足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Rh型、O型血等此类特殊血源更为缺乏,适当的献血对于自身有一定的好处,不仅对身体存在好处,同时还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光荣、值得炫耀的事。因此,建议身体状况较好的人都可以尝试进行献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