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卫生院 山东青岛 266200
【摘要】目的:以“治未病”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法,就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剖析。方法:以2019年2月-2020年3月内我院收治60例阳虚型及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内,组间患者人数均为30例。评价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0d后,观察组PH(7.39±0.03)、PaO2(15.97±5.62)及PaO2/F1O2(27.10±1.23)与对照组(7.28±0.07、11.67±4.63、19.33±6.06)对比明显较高(P<0.05);而观察组RR(20.24±2.67)、HR值(95.87±13.17)明显较低于对照组(24.25±5.27、114.63±24.34),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对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人数逐渐上升,使其预防措施及有效护理手段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目前我国COPD患者的发生率已经超过10%,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对我国国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使我国的社会及医疗经济负担升高。我国中医治疗肺病的历史悠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仍然具有其明显的特色优势。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来看,体质是指人类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能力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是人类为适应人的个性特征而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成长、发展过程。它是拥有属性在结构、功能、新陈代谢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上的个体差异。病因及对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在传播结局中有一定的倾向[1]。本研究以“治未病”、“调体质”理论为基础,观察穴位敷贴(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从中医体质角度探讨穴位敷贴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科学内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2月-2020年3月内我院收治60例阳虚型及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者划分至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观察组(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内,组间患者人数均为30例。纳入标准:意识清醒可全面配合研究调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药物过敏者;病案资料缺失者;合并精神科疾病或认知障碍者。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72.23±3.23)岁,病程3个月-2年(1.54±0.47)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60-83岁之间,平均(72.37±3.27)岁,病程4个月-2年(1.29±0.78)年;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输入SPASS24.0处理,输出值P>0.05,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干预:用常规西药、支气管扩张剂(异丙托溴铵80g,每日4次)和祛痰剂(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3次)治疗,10天是治疗的一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即夏季三伏贴、冬季三九贴穴,平喘乳膏组方为白芥子、肉桂、延胡索、细辛、制半夏及制附片,将药物干燥粉末,生姜汁制成直径约10毫米、厚度约3毫米的浓稠制品,贴敷于患者的肺俞穴、关元穴、脾俞穴、肾俞穴、大椎穴及天突穴,维持时间保证在2小时以上,但不能超过4小时,皮肤感到热是正常的,从针尖到米粒大小的小泡也是正常的。
1.3评价标准
评价对比组间患者取得的肺功能情况及呼吸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均输入SPASS24.0软件展开统计于分析,计数资料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s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10d后,观察组PH(7.39±0.03)、PaO2(15.97±5.62)及PaO2/F1O2(27.10±1.23)与对照组(7.28±0.07、11.67±4.63、19.33±6.06)对比明显较高(P<0.05);而观察组RR(20.24±2.67)、HR值(95.87±13.17)明显较低于对照组(24.25±5.27、114.63±24.34),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详见表1
.png)
注:组内接受干预前后对比☆<0.05;组间干预后数据对比◆<0.05。
3讨论
COPD稳定期的治疗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减轻其痛苦,缓解肺功能下降,防止疾病进展,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 AECOPD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急性发作的复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医学上属于“咳嗽”、“哮喘”和“肺胀”的范畴。本病的病因是气虚。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在冬春季节,因此基于“冬病夏治”原则的中医治疗更为适宜,其中以中医穴位敷贴最具代表性。
干预10d后,观察组PH(7.39±0.03)、PaO2(15.97±5.62)及PaO2/F1O2(27.10±1.23)与对照组(7.28±0.07、11.67±4.63、19.33±6.06)对比明显较高(P<0.05);而观察组RR(20.24±2.67)、HR值(95.87±13.17)明显较低于对照组(24.25±5.27、114.63±24.34),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本研究采用中药白芥、延胡索、肉桂、细辛、系统半夏、系统附膜配伍,具有温经、寒湿、痰咳、哮喘的功效。咳嗽、哮喘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更多的是选择肺、脾、肾的运动部位以俞为主,其他如日为祛痰点、大脊柱系统以手足三阳相会,当人体处于最热状态时,纹状体自由张开、释放,气血旺盛,经络、腧穴对功效的传递和吸收敏感。在穴位敷贴时间方面,尚无高质量的证据显示季节因素对疗效有影响[2]。
综上所述,结论:为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平喘乳膏穴位贴敷治疗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对改善患者呼吸情况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利然, 彭书玲, 郭伟胜.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 016(003):P.139-142.
[2]徐志微, 金红露, 叶新新, et al. 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9, v.26(0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