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周萍萍
[导读] 选取符合条件的48名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单纯行神灯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推拿(按揉法、推法、弹拨法)联合康复运动
        周萍萍
        黑龙江省社会康复医院150030
        摘要:选取符合条件的48名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单纯行神灯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推拿(按揉法、推法、弹拨法)联合康复运动(仰卧交替抬腿、背桥、腹桥、腰背肌训练、腹肌训练)治疗,两组均以一周为一疗程,一周5次,共4个疗程。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BI)等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比治疗前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推拿;康复运动;下腰痛
        1下腰痛研究现状
        下腰痛(LowBackPain,LBP)是指下背部、腰骶部和臀部的疼痛,是大多数人们腰部活动不利、受限的常见原因,下腰痛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由于下腰痛发病率高,且复发率较高。国外很重视对下腰痛的知识宣教,增强患者或正常人对下腰痛的认识,使健康教育和功能训练结合起来,他们主张以预防为主,對下腰痛患者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提高患者对治疗下腰痛的依从性。Williams体操和McKenzie方法是治疗下腰痛非常著名的方法,Williams体操主要是通过训练腹肌、臀大肌和腘绳肌使腰椎前凸变小、腰椎关节痉挛减轻,McKenzie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腰椎脊柱的伸展运动帮助患者缓解和预防下腰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习惯和工作、学习的方式与以前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大学生、高中生深受下腰痛的折磨,由此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积极寻找用来缓解和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方法。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济南市某医院在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经诊断和治疗的下腰痛患者48名,根据治疗研究计划的实施,将48名患者分为观察组(n=24)、对照组(n=24),参与研究计划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下述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现对48名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观察组患者24人,其中男患者11人,女患者13人,平均年龄为41.30±6.59岁(年龄18~60岁);对照组患者24人,其中男患者12人,女患者12人,平均年龄为40.71±7.56岁(年龄20~60岁)。两组中所有患者的病程时间均在12周以上。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以进行。
        2.2研究方法
        依据治疗计划的差异性及回顾性分析,将48名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4人,对照组单纯行神灯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推拿联合康复运动治疗。
        在治疗前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BI)等对两组下腰痛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并在此基础得出对临床治疗下腰痛具有较好效果的方法。
        运用SPSS22.0软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
        通过VAS评分,可以明显看出两组对治疗下腰痛均有一定的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组内VAS评分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3.2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比较
        通过ODI评分,可以明显看出两组对治疗下腰痛均有一定的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组间ODI评分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组内ODI评分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比较均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组间ODI评分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表明,两组通过对下腰痛患者的治疗病情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推拿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下腰痛在VAS评分、ODI评分和BI评分的评价和观察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行神灯治疗仪照射治疗下腰痛,由此得出,推拿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下腰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5结论
        “腰部”是从胸腔往下的脊柱部分,现在下腰痛是人们经常关注的健康问题,因为下腰痛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次研究的推拿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下腰痛,并不像通过手术治疗下腰痛,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也不像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治疗下腰痛,容易形成依赖,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疾病负担。
        5.1康复治疗
        精神: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疼痛的折磨,疼痛导致患者精神脆弱,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对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充分了解,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患者的合作与信任,同时告知每位患者疼痛是由于情绪紧张而导致的机体变化,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发病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心理因素,尤其是心理躯体化因素、情绪等,均对患者具有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咨询和心理宣教十分重要。
        5.2行为治疗
        由于人体的人格障碍、药物滥用的发生、情感障碍无法量化,且多数腰痛患者存在情感障碍。对于该类情况,需给予其综合治疗,其中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行为教育和辅导,能够使其疼痛感得以减轻,同时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
        5.3物理治疗
        在综合治疗方案中,物理治疗十分常见,而早期物理治疗能够使急性腰痛患者转变为慢性症状的风险得以降低。在常用物理疗法中,电疗十分常见,根据不同频率分为三种,即低频、中频、高频,其中低频电疗治疗较为广泛。超声波疗法在肌肉骨髂疾病中受到广泛应用,超声的应用能够使细胞的代谢率得以提高,同时使胶原的黏弹性得以增加,能够增加人体软组织的伸展性、肌肉收缩性,同时能够对组织修复进行调节,增加人体缓解软组织炎症反应的功能以及增加人体血流量。
        通过推拿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下腰痛,促进了下腰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了腰部肌肉力量,提高了腰椎脊柱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使下腰痛患者更好的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活动。因此,推拿联合康复运动在临床治疗下腰痛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下腰痛提供了多样方向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水渊,于帆,李宗伟,俞文成,陈文华,余波.麦肯基疗法联合牵引治疗老年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25(06):794-796+804.
        [2]綦湘.运动疗法对慢性下腰痛的康复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04):131-133.
        [3]刘光明,陈建华.手术、推拿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1,32(2):138-140.
        [4]孙戴,林德快,蔡涵,林建强.推拿结合悬吊运动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4,35(02):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