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格日
昭觉县竹核初级中学 四川省 昭觉县 616150
摘要:在学生的初中教育阶段里,语文这一学科属于重点教学课程。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应促进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进,其中就包括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本文将从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直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具体三个特性上,对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前言
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的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直观性,实现场景代入
以往的语文教学,都以教师古板式照本宣科,而学生则一味地被动接受,这样的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学生的积极性也相对较差。这会对教学活动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大大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够促进相同知识不同的展示,使抽象扁平化的书本知识变得更为形象直观,让学生精力完全可以集中在课堂上,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正是由于这些更为直观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也更能相应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1】。
例如,在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济南的冬天》课程学习当中,通过传统的齐声朗读,或教师描述很难将文中描绘的济南冬天的抽象朦胧之美充分反映出来,这也就不能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情操表达出来。在此时教师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实景视频,并配以动情的文章朗读和描述,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就能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济南冬天的魅力,也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老舍先生的喜爱、赞美、热爱之情。使学生更愿意接受课堂语文知识,这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事半功倍。
又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的《安塞腰鼓》一课时,教师先播放《延安腰鼓》的录音,随着腰鼓奏响,教师耐心地讲解着腰鼓的特点,它能够鼓舞人心,十分饱满地表现感情。而学生通过聆听《延安腰鼓》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力量。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情感体验,谈一谈自身的感受。其实,音乐与语文教学本身就是相关的,音乐与文字的结合更能够给人强烈的力量,音乐的融入促进文字更加有魅力,使得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美好。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丰富性,实现情景结合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具体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等丰富的方式,传递教学信息。这样不仅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还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由于其具有的丰富性特征,可以培养并发展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丰富性设计情境教学,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教学的核心内容。古诗词鉴赏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很多学生无法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想法,也就意味着无法掌握诗词鉴赏方式。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先利用信息化技术,给学生提供诗词的创作背景以及时代背景,将诗词的创作过程展现出来,并且加深古诗词的学习【2】。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天净沙·秋思》这一课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古诗和基础词汇的理解学习,进而对诗人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了相关视频讲解,随后布置了当堂任务:学生自由分组,在自行查阅资料后进行自选主题式演讲,将自己所理解的诗词内容加以渲染,并以诗朗诵形式进行表演。在此次教学过程中依次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了听音频,看视频,提问交流,自主信息查阅,信息收集和理解表演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实现具体教学的互动式体验,会对诗词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会这些意象词汇的作用,明确诗人当时的创作心理。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语文内容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性,很多教材中内容的体现一般较为抽象,倘若教师只是机械讲解,无法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这样学生根本不能集中精力听讲。而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其具有的生动性能创造某种教学场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既辅助了教师的教学,使课堂的效率提高,也能帮助老师突破教学的难点,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的难点也能更加容易了解。能在通过文字看到丰富的画面,在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3】。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课程时,教师播放了雪景图和革命先辈英雄打江山的视频,为学生播放这首诗词的朗诵,让学生听完也跟着朗诵,把更多的课堂自由交给学生,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先人的博大胸怀。接着教师进行讲解:这首词表面上是在写雪景,实际上是对祖国未来光明前途的憧憬,表现了革命领袖的壮志和乐观精神,学生备受感染和鼓舞,整个课堂氛围较好,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使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
结语
教育是个慢活,急不来,所以做好初中学生的语文教育是一项艰巨且持久的任务。课堂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教师和学生。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处于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是传统技术的升华,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要锦上添花,不要画蛇添足。要根据具体学生学习特征和语文教学的规律,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借助信息化技术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的流程,也可以让学生以及家长直观的观察到教师的付出的努力,这也将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尝试创新、改进,尤其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当地加入趣味性、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初中语文知识学习与巩固等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迎华.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7(28):172.
【2】练慧霞.探讨信息化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8):255.
【3】龚翰卿.浅析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