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0期   作者:马银玲
[导读] 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重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满堂灌输,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位置,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述,学生没有话语权。
        马银玲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白道口镇石佛共青希望小学,河南  安阳  456400
        摘要: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重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满堂灌输,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位置,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述,学生没有话语权。另外,教师还会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全部告知学生,因为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效率较高,但这种方式难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厌倦阅读学习。所以,语文教师应重新规划和设计阅读教学方式,以此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但是阅读教学始终存在问题,如教师没有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缺少吸引力等等,就会导致学生缺少阅读学习兴趣。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阅读教学,使小学生可以投入阅读学习中。另外,还应重视拓宽小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基础能力与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差,虽然学校中有相应的图书资源,但学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所以,语文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但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即便是为学生挑选阅读资料,也都是找了很多,没有重点。这样的做法没有意义,不仅会浪费学习时间,也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师未重视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有积极影响,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讲解基础知识内容,没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认为学生只要认字就可以进行阅读,这并不是教学重点。在这一背景下,阅读时间就会被大大占用,因为缺少阅读环境,随之学生就会失去阅读兴趣。这一现象在小学中较为常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直接导致阅读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文本魅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出文本的自身魅力,让学生喜欢上文本内容。所以,教师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文本魅力,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挖掘文本内容认真研读,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阐述自己的观后感,借助文本的拓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对文本中的情感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小学生思考文本的中心思想与写作方式。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再见了,亲人》这一文本内容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到中朝人民之间的情感与友谊。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语句或段落,教师应着重讲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体会和感悟,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在《观潮》这一课中,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文章中的很多句子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教师应加强对词汇段落的分析,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然后着重引导,以此来提升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二)构建情景,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景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实施的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还可以调动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荷花》这一内容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资源内容,让小学生直观地了解荷花的外形与生长方式等,之后再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播放荷花的娇滴样子,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思考,随之进入相应的教学情景中,仿佛荷花就在眼前。这样的情景可以提升学生对荷花的兴趣。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特别注意描写荷花之美的片段与句子,进而提升小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与热情。
        (三)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的开展
        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机会很少,只有几名学生可以代表阅读,而朗读是学生表现的机会,朗读能够让学生产生自信,如鼓励学生朗读文本“黄山奇石”等描写景物的文章时,教师让学生先自己准备,然后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朗读,互相之间提出意见,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朗读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音频内容,学生们通过音频中标准的朗诵口语,一字一句的进行模仿,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四)开展丰富的文本阅读活动
        阅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应不间断学习的过程,在阶段性的阅读中,教师可定期展开活动,在班级中举办阅读交谈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还可以结合阅读的主题,将有趣的阅读内容互相分享,如开展“动物故事”主题的讨论,学生们课内的阅读有“小白兔和小灰兔”、“两只小狮子”,课外还可以去搜集有关的动物故事、童话故事,每个人可以讲一个小故事,这个过程中又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都很期待学生讲一个自己陌生的小故事,并从故事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的阅读课调动了学生的新鲜感,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在课后自主阅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可以设置教学情景,重视文本的内在魅力,从多个角度来让学生体会到文本内涵,进而提升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吴小为.个性阅读激发兴趣: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意义[J].中华少年,2019(17):103.
        [2]莫莎莎.实施有效对话促进深度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实施生本对话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8):4.
        [3]朱利娟.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0(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