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晓
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实验小学,江苏 淮安 223029
摘要:小学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这一阶段贪玩心比较重,没有定性,更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也不会对德育发展有任何概念,在各方面都没有形成比较好的习惯。所以,首先教师应该明白立德树人对学生的重要性,然后进行关于这方面充足的教育,明白教师并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递,更要的是教育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得心应手的发展。现今学生学习已经不是唯一的努力目标,要做到针对每个学生使用相对应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德育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策略
1导言
德育渗入在现如今教学改革中被广泛关注,德育渗入其实就是将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都是不可比拟的,语文的教材大多都是喜闻乐见、感情丰富同时拥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优秀文章,因此将德育渗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地培育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
2小学语文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1教学缺乏趣味性理解
在现在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往往不注重课堂趣味性,不在意学生的喜好和想法,只是一味地灌输所学知识,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完全没有积极性。这样的教授和传输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会使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或者生活的轨道,教师不注重讲课或者培育素质的方法和细节就无法使学生理解学习以及德育和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并且在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前如果不对学生进行适合学生本身的方式引导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2.2学校及教师重视程度低
现今大多数教师不注重德育工作的实行贯彻都会导致没有打好关于德育素质方面的基础,尤其是语文老师,对语文来说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由于小学学生期间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对其自身影响最多的也是老师,所以教师更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应该在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应该时刻灌输学生正确的思想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价值判断观念和想法,掌握良好的德育工作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有助于开展今后的工作,更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还会使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具有比较完善的道德标准和准则。
3在新课改中进行中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方法分享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当下最推崇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德育教学的意义重大,显而易见,因此做好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积结合是小学语文教育最成功的教学方法。
3.1学会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单一是学生对语文抵触的主要因素。需要做好德育与日常教学的结合,寻求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此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更加满意。根据调查发现,多媒体教学方法对开展语文德育教学极为有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将课文的中心思想以生动的视频、图片、文字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丰富知识面。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将课文以动画片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看动画片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好感。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将小鸡、小马、小狗等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所做的画也不尽相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熟知的动物进行描述,让学生猜想其他动物在雪地里会画出怎样的图画,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对媒体教学,以生动的视频、图片、文字为学生呈现灵动的画面,让学生对大自然的魅力了然于胸,对自己身边人和事的观察更加细致,对大自然的保护能力增强。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如客户端、软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接受能力。
3.2为学生创立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是以课文的中心思想为基础,开放课堂,开展课堂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扮演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真实情感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打电话》这篇课文时,对课文进行朗读后教师选择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甲乙双方,让学生有感情地将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做好对话中礼貌用语的记录,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试着描绘该文表达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在日常常用的电话对话中也需要注意情绪和言辞,更要注重交流的细节和礼节。通过情景教学教师为学生传递感同身受的正面思想,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高尚的交际素养。
3.3通过语文字词表现德育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个文字的产生都承载着传统的文化。而如何让学生根据汉字感知道德修养是做好德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在小学语文的识字阶段教师需要对每个汉字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让学生感知到汉字内涵的同时更能感受到文字传达的思想。比如,在学习“礼貌”这个词时教师先对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礼貌?请举例说明。”作为小学生对礼貌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真正表达并非都能一步到位。随后教师将学生的看法进行整理,同时教师将尊老爱幼、车上让座、家庭就餐文化等方面为学生进行举例说明,让学生对“礼貌”的认识更深厚。所以,在学习汉字词的过程中注重每个字词背后蕴藏的含义,将正确的道德修养及时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渗透。
3.4利用阅读材料丰富德育思想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关键的部分,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能够体现德育教育的材料很多,而如何合理利用、灵活利用才是成功的根本。在课改实行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教材授课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将具有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的优秀材料提供给学生,扩展学生的阅读境界。例如,在小学语文阶段学习《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特殊的听众为逆境中的作者传递一种学习的信心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课后教师可以将《荷包蛋》《我看见了大海》等表达相同思想的文章推荐给学生,以供学生阅读,并督促学生完成读后感。通过对课外读物的利用丰富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高尚道德的印象,为学生建立坚实的道德基础。
3.5渗透励志教育,提升坚韧品质
当前学生的意志力品质较之前却有所下滑,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品德教育中,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这一发展现状,并对学生开展意志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赞美,积极夸赞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善于激励学生能够勇敢对待困难和挫折,让自己有更高的收获,促进学生坚韧品质的培养。在教师对学生开展励志教育中,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言语中渗透对学生的期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并且教师让学生有更强的自信心和效能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和实力去获得更高的水平。通过这种励志教育,学生的坚韧品质得以培养,美好品行也就在学生的不断努力中得以建立。
4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渗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成长,老师不可以仅仅局限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利用课外的阅读以及课内的作业来完成德育渗入。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老师需要有效地运用,把德育渗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引入、阅读这些形式,逐步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陈轶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112-113.
[2]李振燕.新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浅析[N].白银日报,2017-11-04(003).
[3]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71.
[4]孙映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