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时评高度的秘诀——点面思维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 谭曜岐
[导读] 本文从写作思维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时评的点状思维和平面思维的不同形态和层级关联,力求找到提升时评高度的方法。
        谭曜岐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  528400
        摘要:本文从写作思维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时评的点状思维和平面思维的不同形态和层级关联,力求找到提升时评高度的方法。然后以新冠疫情相关素材为例,多角度演示了点面思维在时评文章中的应用。
关键词:时评;点面思维
引 言
        文章的高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思维的高度。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点状思维、直线思维、平面思维、立体思维。点状思维是就事论事,把事物当作孤立存在的东西去对待;直线思维是只考虑事物的纵向联系,不考虑事物的横向联系,“一根筋”想到底;平面思维能兼顾事物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立体思维则能全面地、发展地、辨证地思考一切事物。这四种思维或有意或无意、或单一或综合地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就奠定了文章的不同的思想高度。对时评来说,一个极具价值的方向就是研究其点状思维和平面思维的不同形态和层级关联(简称“点面思维”),一旦搞清楚这个问题,时评的整体高度就可能得到极大改观。
一  时评点面思维的理论解读
        时评的本质,是对有争议的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引领人们的正确认知,所以从思维上来看,时评原本属于就事论事的“点状思维”。可以说,只要能够理顺一件事情是非对错的原理,让人们消除争议,那么这篇时评就是合乎规范的。在现实中也的确能看到很多时评只将一个点状思维贯彻到底的,尤其是学生作文。然而,我们写文章,难道仅仅追求合乎规范吗?一篇时评只是就事论事,虽然也能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其思维容量毕竟太小,能够给人的启发也毕竟有限。如果能由点到面,由分析具体的事件上升到分析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文化心理,那么文章的思想高度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由点到面如何操作呢?先要分清“点”和“面”的两个维度。当我们面对一件有争议的事件,先去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评价,进而分析其对错的种种理由,那么这便是就事论事的“点”;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到同类型的多个案例以至于发现一整类的社会现象,并且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走向以及世人的共同心理进行分析,那么这便是就事论理的“面”。简言之,由点到面就是从对一件事的分析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现象和世态人心的分析。下面就以2015年全国1卷的作文为例(材料讲的是一个女孩向交警举报自己的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来做个示范分析。如果按照点状思维来看,可以先将此事的本质定性为“法不容情”,然后可以进一步阐释法律法规对保障家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从反面讲感情用事会助长父亲的侥幸心理,从而埋下交通事故的隐患,最后得出结论,即肯定依法行事的正确性,并对女孩行为表示赞赏。如果按照平面思维来分析,则应从法律和感情这一纠葛入手,讲到整个社会法制建设的意义和紧迫性,还可以分析国人法制观念淡薄的情状并举出若干例子,可以追溯我国传统文化中法制思想薄弱的缘由,并展望未来法制建设的重点方向等。当后面就事论理的平面思维完成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女孩举报父亲的这一个案,会让人们有更加明确的认知,于是就起到了很好的价值引导作用。
        先就事论事,后就事论理,最后以就事论理的思想力度反过来强化就事论事的效果,增强对观众的说服力——这正是提升时评思想高度的秘诀。在这个思维过程中,点和面之间的枢纽就是对事件本质的论定,事件和现象都是形而下的,而本质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可以贯穿、蕴涵一切有形的事物。在实际写作中,唯有准确把握到事件的本质属性,才能拓展延伸出合理的现象层面,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  时评点面思维的应用示范
        理清了点面思维的生成逻辑后,下面就以我国抗疫的素材为例,从多个角度来作个应用演示。


        角度一:珍爱生命,果断抉择
        当中国政府认识到疫情将要爆发时,及时听取医学专家的建议,迅速对武汉采取了封城措施,为抗疫的胜利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此种行为,我们可以定性为珍爱生命、果断抉择,体现的是生命至上的原则,既保护了国民的生命,也透露出浓浓的人道关怀。由点到面,我们可以去追溯人道主义的历程,可以探讨政府职能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比较中外不同文化和政治体制间对人民生命的不同态度,并且列举出同类型的案例以作拓展,如火灾时应逃生为先而不是冒险保护财务、警察面对罪犯挟持人质时往往是在保护人质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与罪犯周旋、老师惩戒学生时也应当避免体罚等可能危害学生身体的措施、观光探险时也应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而非一味地猎奇冒进……
        角度二:万众一心,纪律严明
        当停工抗疫的命令下发后,全国人民立刻执行“戴口罩、不聚集”等要求,购物、社交、娱乐、教育等行为全部改在线上进行,全民秩序井然。此种行为,可以定性为万众一心、纪律严明,体现的是国家体制的高效以及国民教育的成功。由点到面,我们可以想到,纪律严明的班集体才是优秀的班集体,纪律严明的军队才往往是胜利之师,纪律严明、团结奋进的企业才往往能创造奇迹,例如华为在军事化的严密管理体制下才抗得住美国的疯狂打压;我们还可以比较中美两国人民在对待疫情时极端不同的表现,中国人民顾大局、守纪律,而美国人民“不自由,毋宁死”,不戴口罩随意聚会,甚至拿枪围攻州政府来抗议封锁令……
        角度三:艰苦奋斗,迎难而上
        当疫情像大山般横在我们面前时,国人没有恐惧逃避,反而越是杰出的人越冲在最前面,如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星夜赶往武汉主持工作,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只奋战十个昼夜便让医院投入使用。此种情形,可以定性为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这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强大的力量。由点到面,我们可以想到中国人艰苦奋斗的传统,如马云、任正非这样的伟大企业家都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逐渐开拓壮大;也可以引申出我国艰苦奋斗的辉煌历史,如建国之初的全民建设热潮,又有大庆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还可以拿其他某些国家人民的安逸和疏懒来做横向比较……
        角度四:八方支援,友爱关怀
        当武汉封城后,众多医护人员火速驰援,全国人民捐助大量的医疗和生活用品,连海外的日、韩等国也在第一时间送来各种援助物资。此类行为,可以定性为八方支援、友爱关怀,这是流淌在中华文明中的一种美德,可以在最绝望时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由点到面,我们可以想到生活中有很多热心助人的案例,如雷锋、丛飞;也有很多组织长期在做慈善,如红十字会、壹基金;还有出现在国家间的互助友谊,如中国最先爆发疫情,日本送来大量的口罩等物资,等中国疫情缓解而日本疫情加剧时,中国又回赠十倍以上的援助……
        角度五:体制革新,科技创新
        抗疫过程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自豪,如专家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有效遏制了病毒的蔓延,我国的新冠疫苗研发也走在世界前列,而且疫情期间我们的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购物都达到新的境界。此类状况,可以定性为体制革新、科技创新,这是解决困境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点到面,可以讲历史上的政治革新和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如商鞅变法、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改革开放等;也可以将当今各种创新行为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手机支付、5G应用、特高压、新能源,甚至最近流行的市长带货、网红直播等新的销售方式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所举事例都是疫情当中的某个侧面,对事件本身的分析就是一个“点”。然而一篇文章不能仅限于这一个点,为了提升时评文章的眼界和高度,还应有“面”的拓展,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把思考抬升一个层次。最后结尾处再回归材料,以更高层次的理再次评价这个材料,这就有了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点面思维,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一种思想追求。
参考文献
[1]俞发亮:《议论文写作与理性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
[2]丁邦杰:《时评要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