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102519901208XXXX
摘要: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种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材料,一般来讲是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再辅以砂石,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搭配,经过搅拌机搅拌而成。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针对混凝土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操作规范进行混凝土配置、搅拌、运输、浇筑以及养护等多项环节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具有抗压性能强、取材范围广、经济性能优以及养护成本低等优点,且负载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也在飞速前进,道路桥梁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混凝土桥梁在我国的应用比较广泛,它的施工工艺简单,而且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的特点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对混凝土在路桥工程中施工的准备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探讨了它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过程,最后阐述了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 施工前的准备和混凝土配比
1.1施工材料的准备与存放
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材料的准备工作直接决定了施工工期与路面铺筑的品质,所以监督拟定的材料的管理、验收工作,保证进场的材料满足要求是重中之重。(1)沥青的准备与存放:作为最重要的材料,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照相关试验规程对沥青进行严格的抽检和送检,认真检测其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等指标。同时也需要注意沥青必须用专用贮备罐进行贮备,贮存温度不应低于130℃,加热时,为避免老化现象的产生,石油沥青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170℃。(2)碎石的准备与存放:碎石是混凝土路面受力的主要支撑材料,因此要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做好相应指标的检查工作,如压碎值、含泥量、磨耗值、岩石抗压强度等。同时还要检查碎石的规格,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面层的级配类型确定最大值;二是确定碎石的不同规格的分类。此外为提高生产率,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稳定,材料还应堆放整齐有序,规格型号、产地标识明确,且有专人负责[1]。(3)细料的准备与存放:混凝土中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等,应无杂质、干燥、洁净,并有适当的级配。
1.2沥青混合料的配比
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工作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目标配比设计。基于工程实际需求对矿料级配进行相应比例计算,沥青用量根据马歇尔试验进行确定,根据配成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并经反复验证后,报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调试。第二,生产配比设计。为保证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间歇式拌和站做取样筛分时,要在二次筛分后在各热料仓的材料中进行取样。同时进行反复调整,最终做到供料平衡,明确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经相关部门审查通过后,开始铺筑试验。第三,生产配比的验证。基于铺筑试验情况以及拌出的沥青混合料及试验路段上选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明确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2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施工前的整体准备
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做好其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单位应该协同业主、工程设计单位以及工程监理单位,联合审查施工图纸,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地将其指出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审查过程中,应重点审查容易出现设计变更的施工位置,尽量避免发生设计变更问题。其次,细化工程的施工内容,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确定每根钢筋以及每个螺丝的具体放置位置,特别要重点分析钢筋保护层,处理好施工缝以及后浇带等一些特殊部位,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最后,还应该做好工程项目的交底工作,不管是技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了解及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要求,并熟悉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严格按工程技术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施工流程来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2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在化学性质上来看并不是一种单纯化合物,而是多种物质进行混合处理后具有一定粘合性质及加固性能的混合物,所以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质量。
(1)水泥是混凝土的的胶结材料,水泥的强度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品质的优劣。在水泥的选择上,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对水泥的矿物质进行一定的化学分析,依据检测数据按照国家认定的有关标准进行水泥的分类采购。
(2)掺和料应和水泥配套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掺合料对混凝土综合性能起到辅助作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从而使混凝土耐久性有了大幅提高。由于掺合料化学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可以有效解决水泥被许多腐蚀性物质侵蚀的问题。
(3)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完毕之后,外加剂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好的外加剂能合理控制混凝土硬化的时间,保证各材料混合的高密度性以及延长后期投入使用后的耐久性。
3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
3.1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以及运输等方面,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才能确保施工技术的质量。混凝土的搅拌,对拌合设备的选择,需要选择质量合格的机器。合格的搅拌机,能够自主进行工作,并且完成搅拌任务,还可以对混合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定量生产。混凝土的拌合,原材料选择好之后,需要利用相关的技术,进行实验室实验拌合,然后根据拌合的结果,选择最适合的混凝土搭配比例。注意避免少配、漏配的情况,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基础性能进行测试,对空气湿度,室内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拌合受温度以及湿度的影响,在保证环境的基础上,在对混凝土的灰度比、添加剂进行控制。当一切配料确定之后,在进行拌合。
3.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需要特殊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运输车辆的车厢,需要是金属底板,并且车辆的承载力是15t以上。车厢侧板的里侧,需要均匀的涂抹一层保护液体,通常是油与水以1:3的比例进行混合。作用是防止污染,并且可以进行隔热。混凝土的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内部反应,因此要注意按照标准来移动车辆,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运输车辆的车槽部位,需要安装温度孔,便于随时测试沥青混凝土混合液的温度。运输车辆需要拥有巨大的动力,在路面摊铺时,需要保证摊铺机的左右,有空出来的料车,以方便随时进行材料装卸,从而保证路面连续摊铺。
3.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施工最复杂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浇筑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混凝土在浇筑时,需要对送料的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务必在混凝土初凝之前,结束送料程序。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过大,会使得混凝土周围产生气泡,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坍落度时,需要对每一平米进行检测。若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需要选择平板振捣器,且浇筑的混凝土层厚度小于振捣器的高度。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对混凝土的色泽进行控制,严格按照浇筑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浇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牧.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8(36):235.
[2]慕全松,朱宁.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