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昺烟
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团学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对学生工作管理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现在高校团学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十分重要。本文从时间安排、自我定位、培养机制、工作体系四个方面对高校团学干部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团学干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团学干部;综合素质;培养途径
一、引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在人才济济的摇篮中,学生干部无疑成为学生工作管理、教育与服务的积极引导者与标杆[1]。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院系和班集体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集体的领导核心,也是学校管理思想意志的传达者及实施者[2]。因此,做好合格“四有”新人的培养,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干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团学干部是高校学生干部重要组成部分,与班级学生干部不同,团学干部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是面向全校全院各个年级的学生,学校学院相关活动工作的开展也依赖团学干部来开展,团学干部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优秀的团学干部,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4]。本文结合笔者团委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分析团学干部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团学干部管理提供参考。
二、团学干部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天24小时,每个学生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但是具体到个人时间安排是有差异的。团学干部归根结底仍然是学生,其本质工作仍然是学习,因此必须完成相关课程学习。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和对团学工作质量的高水平要求,团学干部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在工作中,导致其学习时间不断被压缩,进而造成挂科、重修等不良效果,更有甚者影响到学生的正常毕业。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担任团学干部岗位,但不履行学生干部职责。
2、自我定位不准确
团学干部对于大学新生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同时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也有着非常大影响。但是部分团学干部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认为团学干部是管理岗位,对普通学生趾高气昂,对更高级别的团学干部巴结,将社会中不良习惯带入团学工作中,忽略了团学干部服务学生的作用,在学生中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部分团学干部将自己定位在领导者的位置,在团学工作中将老师布置的任务直接分配给普通委员,未考虑同学之间平等对话的诉求,不利于团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3、培养机制不完善
团学干部是老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团学干部的工作能力是通过不断地锻炼积累得到的,刚被选为团学干部的学生基本能力都大同小异,此时,高年级团学干部对新的团学干部影响尤为重要。然而,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团学干部的选拔结果上,对于选拔之后的培养大多通过一届一届的团学干部传授帮带,培养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培养与选拔应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团学干部工作的始终。此外,系统的团学干部工作能力掌握不足,如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使用,部分团学干部不够熟练。由于团学干部需要跟老师、同学经常交流,因此沟通能力尤为重要,但部分团学干部由于在高中过多集中于学习成绩,不懂常规的沟通礼仪。
4、工作体系不完整
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由于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群体,因此工作服务的对群体非常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合理有效地工作计划安排能够使得各项团学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但是部分团学干部对工作缺少合理的规划,工作思路不清晰,导致工作效率较低,若遇到紧急的团学工作不知所措,缺少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刻苦努力的钻研精神,导致工作滞后。
此外,有些大的活动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合行动,而部分团学干部由于实践能力的欠缺和历练的不足,导致其开展工作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发挥多个部分协调运行的最大效率。
三、提升团学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
1、加强思想教育
很多团学干部在高中阶段就比较优秀,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进入大学后,又顺利的被选拔为团学干部。这部分学生虽是团学干部但没有经历过基础的团学干部培训,仍然按照高中的思想来开展工作,满足不了高校对团学干部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水平要求。此外,有些高校在学生入学后,思想教育相关活动不充分,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团学干部仅仅是个头衔,甚至不明白团学干部的职责与义务。通过对团学干部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团学干部的责任心和道德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进而使得团学干部能够更好的为团学工作服务。
2、创新工作思路
具备较好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团学工作的前提,科学合理有效的工作思路能够使得团学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创新工作思路要求团学干部在熟练掌握团学工作基本流程的基础上打开思想禁锢。由于大部分团学工作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团学干部应抓住关键问题,改变已有工作模式中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落后工作方式。借助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新的知识经验,探索出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团学工作新途径,对已有工作模式进行科学的更新和改进。
3、培养判断决策能力
快速准确的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是团学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在面对团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团学干部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比普通人更强的判断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逻辑清晰,快速反应,并对该问题不同判断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评估和预测。通过有意识地锻炼,逐渐培养自身的判断能力。与判断能力相比,决策能力则要求更高。在对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以后,按照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作用,制定响应总体要求的决策过程对团学干部的个人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团学干部必须把握问题的关键核心,将问题朝着最有利的方向进行决策。
4、增强沟通交际能力
沟通交际能力是双向的,一方面团学干部要与布置工作的老师进行沟通,领略工作要点和关键,另一方面,团学干部还要与工作执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的传达与安排。沟通交际能力要求团学干部能够正确的看待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相互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在与老师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言谈举止,针对工作中难点问题的讨论要公正客观,不能隐瞒真相,只有真实全面反馈问题,团学干部才能与老师之间有效开展工作。团学干部与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工作沟通过程中要坦率、真诚,不拉帮结派,不刚愎自用,办事公平公正,不因工作矛盾而对同学评头论足。涉及同学的利益时,多换位思考,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团学干部是高校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力量,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优秀的团学干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让团学干部在学生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和影响力,更好的为学生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国玉.浅析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J].现代交际,2015(04):169-170.
[2]黄蕾.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南方论刊,2006(04):36-37.
[3]许晓宏,师会芳.试论学生干部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1,9(02):100-101.
[4]丁洁.地方高校基层团建工作和团干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8):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