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背景下聋生美术应考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月19期   作者:张星慧
[导读] 现阶段高校的自主招生采取的是自主命题、单独考试的形式,
        张星慧
        (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  清远  511800)
        摘 要:现阶段高校的自主招生采取的是自主命题、单独考试的形式,并根据聋生的特点,开设一些符合聋生的专业。美术可以说是特殊教育中最受聋生青睐的专业,不仅能让聋生发挥其所长,也能促使聋生在未来后续发展中获得良好的机会。那么在面临美术应考前的聋生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率呢?本文就自主招生背景下聋生如何采用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适应高考要求,取得最佳成绩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教师等多方面作出了一些探讨研究。
关键词:自主招生  聋生  美术考试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办人民满意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公平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聋生虽然在某些方面与正常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是古话常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会打开另一扇窗。”听力缺失的他们在视觉方面会表现得较一般人敏锐,一定程度地弥补了听力的不足。他们较少受到外界影响,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同时聋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而美术的学习恰恰需要这敏锐的视觉和观察力。因而特殊教育应当注重聋生美术潜力的发掘,真正实现让聋生在其擅长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天赋。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让其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难以获得高效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聋生美术应考技巧的培养,让其能够应对当下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
一、当下聋生美术应考存在的问题
        (一)聋生自身特点
        聋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和普通学生相比之下,有着自身的特点,除了身体上存在着差别,学生的心理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差别。对于美术专业的聋生来说,由于生理和心理存在特殊性,再加上教师与聋生在美术专业手语沟通上不到位,素描色彩仅靠聋生的视觉经验是很难理解的。
        (二)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生活的创造表现。美术学科中的素描、色彩不仅需要很多技能和技法,对绘画者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同时绘画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需要许多时间的积淀,也是绘画者意志力的一个大考验。
        (三)课堂教学的问题
        1.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由于聋生因自身的特点接受事物较慢,理解能力差,所以学习内容和美术考试要求相比普通学生会简单许多,但这对于聋生来说还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聋生们的自身基础为他们量身定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单一
        美术课教师平时基本上都用简单直接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理解,只注重单纯的表面技能与技巧的训练,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聋生美术课堂上,很多老师懒于使用信息化手段,学生会因为在课堂上没有发现新意,而对美术课觉得更加没趣。
        3.评价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注重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以技法传授为主,美术教学评价只强调艺术技能和技巧,而忽视知识原理和认知情感。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经常性地忽略课堂评价,导致学生慢慢流失学习的原动力。
        二、高校自主招生背景下聋生美术应考技巧策略
        (一)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源动力。

如果你对做某事感兴趣,你就会千方百计地找到一种方法去做,学习也亦然,只有让聋生对某科目感兴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聋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善于引导,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真正地了解美术知识原理,掌握美术技巧能力。例如:
        1.通过展示往届聋生的优秀美术作品充分吸引他们的眼球,激发学习兴趣。
        2.讲述一些名画和一些社区身残志坚的故事,并鼓励聋生学习身边相仿的人成功融入社会的例子,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
        3.对聋生的课堂作品,教师及时点评,并引导聋生尝试对美术作品进行互评,及时肯定赞赏,促使学生兴趣长久。
        4.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化,使课堂注入强大的动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教师要把美术专业生活化,所有美术创作都来自于社会生活,要让聋生学会如何神奇地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呈现在美术里,令他们可以明白,离开生活就没有美术,学美术其实就是回忆生活,勾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色彩静物》写生课中,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用的一些毛巾、杯子和苹果、香蕉等等静物,让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东西在画中呈现,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要想上好你的课堂,让学生信服你。首先你要满腹经纶,不然就难以胜任师者。现阶段高年级的聋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分析能力,教师不能随便应付,必须要有扎实的美术专业水平,要不然学生就不会敬佩你,不会喜欢你和你所任教的专业。所以我们老师必须要彻底搞懂自己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不断地钻研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
        (三)树立聋生良好的心态
        强大的考试自信是学生应考的一个重要必备。众所周知,人越自信做事成功率越高。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加强他们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引导,帮忙树立自信心,如何正确展现自己的亮点,把潜在水平超常发挥出来。
        例如教师进行每节课的课堂评价和作品点评时,要充分以赏识教育为主,放大聋生优点,缩小其缺点,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在学校里,多给聋生们提供条件和平台,组织他们进行美术创作,如班级黑板报,公益手抄报等,将所学美术专业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主动去学;让聋生走出去,多辅导他们参加校外的各级各类美术类比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建立自信心。
        (四)让聋生从“仿造”升级到“智造”
        众多周知聋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创新能力较弱,因此美术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慢慢转变现状,尤其是高年级的聋生不要一味采取全方位的保姆式示范教学,其实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示范,让他们尝试独立前行。而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所任教学生现有知识结构、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问,让聋生通过自我思考、相互讨论、回答问题的形式来完成学习目标。教师的一连串抛砖引玉式的提问,就好像一条通往高处的阶梯呈现在这些聋生面前,从而把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沿着阶梯的延伸,闯关登高,攀上更高的知识山峰。
        (五)了解高校考纲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
        每所院校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虽有所不同,但考查的重点都是围绕聋生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力,注重画面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了解各大院校的考纲要求,做到课堂美术教学的有的放矢。如2015年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聋人本科单招考试美术试题,考题是默写素描头像和色彩静物,我就研究该院校的考纲,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多写生多观察,真正学以致用,让聋生在各大院校的美术考试中如鱼得水,胜算在握。
        高校提供给聋生将会是一个更好更大的发展平台,通过这里聋生们可以充分地提升自身各项本领和综合素养,赢得以后立足社会的资本。自主招生则是聋生通向大学的便捷通道,作为特殊教育事业的一分子,我们尽可能让更多的聋生学子抓住这样的机会,顺利踏进大学之门。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根据高校自主招生对于聋生美术能力的要求来进行聋生美术考试技能的教学,真正的实现聋生在美术考试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1]万刚日.浅谈美术高考中的技巧与策略[J].考试教研,2010(12).
[2](美)帕森斯 布洛克.李中泽译.美学与艺术教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