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明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学,浙江 绍兴312000)
摘要: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来看,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的概念起源于2014年,并于2016年,在北京的师范大学被最终定位为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如今核心素养备受热议,本文正是在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下,对如何实施初中英语教学展开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其中的不足之处,可以得到各位同仁的斧正。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看,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当重点围绕语言应用能力、思维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来展开教学,并且,英语教师还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培养,让初中生做英语学习中的主人,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以及综合创新、思维能力,以下本文就来针对中学英语学科展开具体教学方法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以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有所帮助。
一、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何谓“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想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我们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分析,“核心素养”的概念首先出现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核心的、关键的能力和素质。此外,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中,也对核心素养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其基本的内容为: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等。从这一角度来来看,核心素养指导的内容和方向较为宽广,再次,2016年9月,我们的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又再次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会议上向学界和教育界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最终理论体系框架,明确了学生自主发展、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教育意义和主张,它倡导我们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牢固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引导,更要让学生拥有较高的核心素养。
二、转化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要牢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素养教育观,摒除应试教育的思想和封闭、保守的死记硬背式教学观念,要重视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对学生实施教学指导。初中生处在成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自我独立意识强烈,青春叛逆心理活动明显,稍微遇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就会衍生负面情绪,从而自我放弃学习,更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消极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合理转变教学思想,让学生的自主负面情绪转化为自主积极意识,应用到英语学习中,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改变。
比如,在教学指导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知识时,对于“section A”中的人物对话,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先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尝试阅读,并且到课后的单词表,查找相应的单词的汉语意思。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学生进行课堂朗读,并且在朗读过后,要求学生将课文的对话意思翻译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回答到,“男生说:你去哪里度假了?女生回答:我去爬山了。
”,教师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比如,“这位同学刚刚说的正确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教学指导方式,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一种答案,而是要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当学生说错、做错时,教师应首先肯定其勇气,再以诚恳的态度进行疏导,使其心悦诚服,从而避免挫伤其积极性以达到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此,学生的学习信心才会越来越足,自主学习的个性才会得到张扬,自学的能力也才会获得提升。
三、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发掘学生潜能
从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致力于中学生综合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英语课外知识的教学。教育家叶圣陶很久以前就曾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善于利用这个“例子”的教师,会将课内知识作为基石和踏板,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达到开拓学生英语视野的效果。
那么,具体到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去做呢?首先我们可以结合课内英语阅读材料,从网络中搜集同主题的英语材料,以供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进行同类主题的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既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会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陌生单词的理解问题,以及遇到陌生英语句型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在经历过课外英语自主阅读后,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再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英语课外报纸、英语故事书,以及名著的英语读本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达到视野开拓的效果上,更实现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促进广大中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
四、结合英语教材知识,有效渗透道德教育
常言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这一教师对人类“灵魂”进行雕刻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德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是核心素养中关键内容。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不少人对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有的人认为“英语教学中怎么能渗透德育呢?”,有的人则直接否定为“英语教学中根本无法渗透德育”,其实,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很多,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不可以。比如,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打电话”、“路口问路”以及“习惯”方面的情境对话,而通过这些情境,教师可以很好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接打电话时,要用文明用语,路口问路时,要讲究礼貌和气,以及通过探讨中外的饮食习惯和接受礼物等习惯,则可以看出中外文化背景后的差异,这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以及形成健全、完善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优势,在班级或者是校内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或者是其他的趣味教学活动,如英语主题辩论比赛,英语绕口令比赛,以及英语作文比赛等,举办这些比赛活动,吸引学生的积极参加,让学生在比赛的平台上不仅可以证实自己的才能,更可以享受到比赛的乐趣,陶冶学生情操,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立足于初中英语学科教学,本文展开了针对于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探讨,比如,转化英语教师的教学观,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知识面,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以及挖掘英语德育内容,有效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等等。希望这些核心素养的教学指导对策,可以给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微薄的参考,让新时代的“全面育人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洁璇.浅谈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校本教材英语课本剧表演中的渗透[J].英语教师,2020,20(03).
[2]张晓梅.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
[3]徐小华.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