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裕庆 亢凯 陈学芹
佳木斯技师学院
摘要:焊接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极强的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练就熟练的操作本领。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人才,需要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知识的实用性,突出能力培养的基础性、理论指导的导向性、技能培养的核心性,采用适当的授课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道与能够相统一,对焊接教学方法展开探论。
关键词:职业院校;焊接一体化;实训教学方法
引言
基于我国焊接行业的高速发展与焊接技术于不同领域的积极运用,社会关于焊接人才的实操能力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我国现有焊接人才一般是来自职业院校,这便需要学校于学生开展培养过程中,更为注重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一、当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针对焊接专业,学生大多都是理科生。理科学生往往对数理推导和计算感兴趣,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兴趣不高。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一开始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认真度较低,无法扎实地掌握相关的理论。在老师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只能跟随老师被动的学习。实训教学的前提是需要有稳固的基础理论知识来支撑。因此提升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亟待解决。
(二)、实训教学效果差
当前各职业院校因为场地、设备、师资力量有限,在实训项目教学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场地制约了实训项目的开展,很多情况下项目要分小组进行,场地的不足导致了分组教学无法做到统一,使得实训教学课堂混乱。其次,师资和实训设备的不足,使得实训教师只能简单讲解焊接实训项目的注意事项,而不能让学生通过多次焊接来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不能有效开展差异性教学,致使实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
(三)、实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因此,实训教学也要紧跟发展潮流,不断地改进教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实训教学中还坚守着过时的教学方案,导致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违背了教师道德的基本素养,部分教师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还一些学校将焊接专业定义的较为狭隘,从而产生了较差的焊接培训教学效果。
二、提升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好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文化教育后进校的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或专业课程,既陌生又好奇,例如焊接专业和焊接课程,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想要知道它是什么、能做什么、要怎么做。如果能在第一堂课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后期的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一定时效的,如何长期保持学习兴趣,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去开发、去探索,例如,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施行教学,教具、模型、直观教学、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其掌握和理解;甚至可以使用多媒体、模拟仿真等现代化手段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感观。
焊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环节,甚至可以安排参观或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满足其获得感、荣誉感,甚至可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保证兴趣不减,这样还能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完善实训体系
焊接教学工作中,理论知识同实训教学之间关系密切,传统教学体系之中,教师通常是在所有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才开展实训课程,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合理运用。故而,学校应改善当前的实训课程体系,将实训课程穿插在理论课程教学工作中,使得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于实训工作中获得更为有效且合理地运用,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水平。不仅如此,学校应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征合理设计实训课程,并安排不同的内容,以符合不同年级学生针对实训课程的需要,从而使得学生时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另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尤其需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在焊接实训课程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大量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整体创新能力。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赋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性,在为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焊接技术之后,针对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言仅有积极意义,也为后续学生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法
焊接技术培训的关键在于对焊接设备的熟练操作,实训教学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提升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创新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训教学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如布置一些实训小任务,以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总之,在实训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四)、加强校企合作
焊接专业实践性强,这决定了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将影响教学质量。在实际的教学中,为满足教学所需,需要学生在实际企业展开专业实习,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真实环境下操作可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尽可能适应工作环境,并确保焊接技术培训教学的发展。因此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五)、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由学生处理,老师负责指导,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负责,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管理、实施,了解任务的整体过程以及细小环节的要求。这是通过一个完整项目的实施,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焊接教学,可以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后,采用完成真实工件的焊接,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例如讲解并练习平角焊后,让学生独立完成10mm厚、300mm长、150mm宽的两板的T型角焊缝,双面两层三道焊,工艺方案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并施焊,这样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实操技能。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探索课堂组织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途径;加强校企合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加强焊接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的融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编排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国制造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娇.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5):149-150.
[2]佘华英.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南方农机,2019,50(12):95.
[3]陈秀春.中职数控车实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2019(17):97-99.
[4]孙强.浅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0):19-20.
[5]郭军.基于过程化考核下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