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静 焦万涛
[导读]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象大多是初高中毕业的学生

         王静 焦万涛
         陕西铜川工业技师学院 陕西铜川 7270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对象大多是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和部分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电力行业的员工,由于低水平的学员知识、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内容相对深奥的专业知识,学生往往在学习有困难,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长期下来就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差、学习效率低的不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对策分析
         
         一、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其持续深入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增加,同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除了加强学生掌握主要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们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素质教育为主线,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
         二、中职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的目标是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关键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每个模块对应一个教学内容。中等职业教师的实际过程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将学生分配给设置的专业教学课堂实验,使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彼此结合,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专业教学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在此条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众多模块化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等职业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模式包括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理论实践、科技研究、考核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为了有效地发挥的优势中专的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应经过严格调查研究,合理的社会就业形势的分析,从而完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和就业需求紧密结合,有针对性的选择正确的材料,加强实践教学课程。

三、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服从教学内容,必须注重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一些应用型综合性课程中,精细化实践型、项目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好评。在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合理调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功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然而,教学环境的改善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过度依赖电子教案,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失去了原有的教学风格,效果也不好。因此,对每种教学方法都要趋利避害。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1. 在教学观念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在课堂上,“教学法”与“学习法”相结合。从“重教轻学”到教师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间接教学与直接教学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已由小组教学、个别教学和课堂教学转变为远程间接教学和直接面对面教学。
         4. 走向自主、合作、研究和创新。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改革正逐步向高层次教学方法与多层次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5. 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改革。研究证明,多种教学形式的结合可能是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有效途径。显然,各种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在于研究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首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对策分析         
         1. 因材施教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一些工科学生厌倦了理论知识,但对实际环节感兴趣。因此,我们根据这些特点重新整合教学大纲,使我们的教学既能迎合学生的口味,又能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2. 课堂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学习之初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学习恐惧心理。理论与实践中,在谈到正反电机控制时,要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如:电梯的施工现场,电梯的寿命,企业生产线的控制电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有用原则,而不是只谈论抽象的原则。这样,学生可以自发学习,上课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整体效果。
         3.注重示范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示范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现象,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电路基础”叠加定理的知识点时,采用演示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然后与理论推导进行比较,以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4.总结归纳,深入浅出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重点,如何让学生学得透彻、记忆牢固?为了避免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一些关键知识时出现困难,教师应采取由浅入深、由浅入深的循环渐进的教学方法。在每一章的末尾,以列表的形式表达重要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对整个章节的知识印象深刻,不会感到困惑,并且很容易掌握重点和难点。
         5.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为了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还要在备课时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6.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以教材为基础,包含简明清晰的课堂讲稿、重点、难点、实例演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计算等内容。它不仅直接再现了教材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许多有助于解释理论和计算方法的表达手段。课件以计算机为载体,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网络,供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控制理论中有许多图形分析方法,如频域分析、轨迹分析、状态空间分析等。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色彩,很容易准确地画出清晰美丽的画面。利用动画技术,可以动态地展示图形的因果关系。计算机图形演示与教师教学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社会就业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模块化教材,改进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实施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不断培养综合型技术人才,教师应积极实施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任务,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训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庆国,张燕,蓝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7-61.         
[2]卢胜利,李春华,蓝欣.面向TPCK的职技高师电气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5):45-48.         
[3]李春华,崔世钢,王宣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电类本科专门人才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3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