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探究 宋本敏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6月   作者:宋本敏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并以此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从目前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且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等。基于此类问题,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宋本敏     安徽省霍邱一中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并以此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从目前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较为复杂,且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等。基于此类问题,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法治意识;品德教育;高效课堂
  引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学校对该课程教学还缺乏一定的重视,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将该课程当作一种形式,缺乏实效。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及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一形势下,提高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思路
  (一)丰富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导致教学内容和目的都围绕考点来展开,学生只要记住教师平常讲课时勾画的重点,基本都能取得一个较好的分数。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对主导权,学生的学习往往比较沉闷,久而久之,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就应该考虑如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一问题。具体来说,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再单纯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是侧重于实际生活中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并通过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及法治意识。
  (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许多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教导和反复宣讲中学习知识,课堂上还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久而久之,内容的枯燥和要求的严格,学生很难自发地对学习产生兴趣,相反,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形成消极对抗的意识。要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列举生活中发生的实例,让学生自发地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必须以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为基础。从教师方面来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实际的学习需求,然后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从学生方面来讲,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通过这种师生双方共同协作的教育方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及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要协调配合,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课堂教学
  从高效课堂的本质来说,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流程。

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其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法治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形与视频等形式,激发的学生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很好地展现出来。另外,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必须摒弃以往单一的以分数为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法治意识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当然,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也不可忽略,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知识和能力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讲授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要求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阐释。采用讲授法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系统的知识。应用讲授法时,教师要注意讲授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但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因此,采用讲授法很容易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讲授法的运用尺度,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法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开展辩论活动。在采用讨论法时,教师应确保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否则将很难发挥出讨论的效果。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小组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合作,提出小组意见,最后再由小组代表对意见进行阐述。采用该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较为自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但采用该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若教师组织不到位,整个教学过程容易发生混乱,甚至学生的讨论内容脱离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师生准备不充分,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因此,在采用该法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找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讨论解决。
  情景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它实际上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加工和提炼,根本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从而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景当中。通过教学情景的暗示作用,激发求知欲望,满足好奇心理,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思维活跃状态,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这些情景还需具有情感色彩,依靠情感方面的刺激,让学生自发地对学习产生兴趣。通常来说,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鉴于目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不理想的现状,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非常有必要。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为此,教学过程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出发,探讨以师生共同协作为基础的高效课堂策略,做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邱乙林.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18).
  [2]郭一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基于教学结构优化的探讨[J].文理导航,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