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孙雅琳
[导读]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注重反思的重要价值;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引导反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相关建议。

孙雅琳    广元市昭化区青牛小学  628017
【摘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注重反思的重要价值;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引导反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自我反思;终身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05-01

        新课程背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生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深入分析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小学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小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真正展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使小学生终身受益。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注重反思的重要价值
        反思性学习主要是教师通过一定的行动研究,将教学(1earninghowtoteach)和学习(Learninghowtolearn)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反思性学习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分析活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小学生再次认识语文、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及未来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自我反思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自身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只是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改正了错误,而没有去深入认识自己的错误或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只是简单的改正,而不是去剖析、反思问题的根源所在。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剖析,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犯了这样的错误,以后应注意什么:经常开展这样的自我反思,学生会对所犯错误有深刻的认识,以后会避免再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反思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但也存在反思时间较少,学生反思行为难以真正发挥其价值等问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学习《乌鸦与狐狸》这一篇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小学生“为什么乌鸦会上当呢?”等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小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内容,分析乌鸦上当的原因,学生议论纷纷,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问题的关键,并为小学生留出反思的空间,思考问题分析的逻辑,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主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地进行。教师需要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适当地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对《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篇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对课堂学习中自己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填写出自己在这堂课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填写的内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更为深入地理解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联系生活,引导反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对自身的实际生活进行反思,改进小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真正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学习《亲人》这一篇内容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组织小学生发表自己对亲人的看法,邀请小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为亲人所做的事情,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师可以在这种互动氛围中,鼓励小学生为父母洗脚,为父母捶背,使小学生能够形成“尊重父母,爱护父母”的心理。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反思的价值,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并使这些反思的内容成为提升小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注重反思的重要价值;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引导反思,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式,关注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本亚,尹逊才.小学语文课改十年的问题与反思:对话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J].语文建设,201l(22):16—20.
[2]黄永祥.新课程呼唤理性与真实的语文课堂: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干浮躁现象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42—45.
[3]司明星.重视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5):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