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谭新基
[导读]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模式,有利于不断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然而,当前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数学知识通常比较肤浅,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题目方法,就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但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需要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情感,只有开展深度学习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和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如何开展深度学

谭新基   新和镇中心小学  532202
【摘要】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模式,有利于不断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然而,当前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数学知识通常比较肤浅,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题目方法,就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但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需要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情感,只有开展深度学习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基于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和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教材内容,制定完善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案,希望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16-01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充分重视小学生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主体地位。并根据学生自身数学学习水平,合理开展深度学习模式,能够积极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1营造良好的深度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为了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意义。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积极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树叶中的比数学知识时,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搜集生活中常见素材,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我国风景名胜照片,在视觉上冲击,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教师合理开展提问活动:“我们欣赏了很多的树叶,哪些是大家所认识的?”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开始回顾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并根据学生地回答,教师可以进一步开展提问“这些树叶的颜色和形状都存在着不同,我们如何通过数学角度进行分析呢?具体研究什么?”采用启发式问题,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不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并根据问题可以激发小学生数学知识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2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能力,确保深度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作为深度学习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深度学习,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数学教学设计,可以积极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想象力。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数学知识时,教师应给学生讲解图形对称性,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杯子、飞机、蝴蝶等平面图形,要求学生针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同时教师应针对这些图形合理进行提问:“怎么才能确定图形具备对称性特征呢?”问题提出以后,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开展问题讨论活动,并要求学生自主开展操作验证。教师也可以继续要求学生思考:“图形对折以后,会存在着什么变化?”要求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深入观察,并更好的对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具备的特征进行了解。教师通过折、画、剪方式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制作轴对称图形,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把握轴对称图形特征。通过设问、探索、验证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3合理运用微课的方式,开展分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由于微课视频是通过一个个模块共同组成,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区分数学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更具自主性。在开展微课过程中合理融入分层化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深度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分数的意义数学知识时,教师通过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第一,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合理进行分组。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提高、中等和基础。第二,在教学时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合理设置数学学习目标。针对基础层小学生,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具体含义,并结合单位“1”对具体分数意义进行准确描述,能够积极培养小学生抽象、比较、概括、观察等数学综合学习能力。针对中层以及提高层的小学生,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以后,需要帮助学生不断拓宽数学学习知识面,并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具体应用范围和场景。第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区分数学知识难度和学生数学学习层次,合理制成完善的小学数学微课视频,要求不同层次小学生,学习相应数学难度微课视频。使学生更好消化微课视频上的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小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模式,有利于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开展深度学习,能够促进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能力和教材资料,不断完善深度学习模式。逐渐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为小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惠玲.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有效教学分析[J].祖国.2018(07)
[2]李彩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8)
[3]徐晓梅.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小学数学童趣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8 (86)
[4]彭婷.小学数学多媒体动态化教学分析[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 (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