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度德育工作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   作者:马立新
[导读] 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实施者,无时无刻不在扮演者十分重要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马立新    乐山外国语学校
【摘要】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实施者,无时无刻不在扮演者十分重要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德育工作;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0-008-0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我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帮助教师群体实现几个目标:
        (一)确立教师的教学理想:教师的教学理想不仅是在于学生的成绩上,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要有底线,人性永远比成就更重要。
        (二)倡导主人翁精神:在教师们得合作团队工作要体现主人翁的精神,不仅要彰显个性,还团结一致,服务担当,工作热情。一个明星在回忆中说: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不要把自己的负能量带给大家。
        (三)加大激励: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中去。
        (四)保持工作交流的活性: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是一个人完成就能完成的,要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去开展,去建设。比如:语文老师讲究底蕴,底蕴不会简单随之年龄增加或者说大量增加的。所有学科不也都存在底蕴的深厚所以,各学科教师都要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育形式体现德育教育
        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托,学校要从“知、情、意、行”方面抓落实。
        1.“知”指的是认知、观念:人的认知和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学校、教师要认知德育教育,转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情”指的是情绪、情感;人的情绪有正性的、有负性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要传递正能量,要有情感的代入。
        3.“意”指的是意志;人的意志品质也各有不同,意志的本质就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必须提升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毕竟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他教育起点的高低。


比如各领导者必须具备有相应的管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学教育的教师具有心理学的专业资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教师应该对法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教师必须有相应的运动学知识等。
        4.“行”指的是行为。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终以需要以“行”实践之根本来促。开展德育教育必须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去,比如植树节时,开展以“热爱环境,创造美丽地球”为主题的植树活动,在父亲、母亲节时开展孝敬教育活动、在国庆节时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不局限于各类传统节日。同时也需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比如春秋季运动会、早操、晚操、日常的自由运动,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劳动教育活动(或课程)等。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剔除不劳而获思想,健全人格,促进各方面的素质发展。
        三、德育教育的工作理念
        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我们要围绕“立德弘毅,厚学拓新”校训展开。
        1.关心老师,任何事情都必须首先考虑老师,哪怕仅仅是给老师减少一点点麻烦!学校品牌是老师创造的,我们干部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和进一步调动老师的原本存在的、而且一直存在的热情。需要塑造英雄(老师、学生),让群体看到榜样的力量,看到希望。
        2.寓教于乐,搞好集体活动。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因此,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置身其中的学生会感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压力。
        3.仪式感:教师的仪态、着装规范性,教师的个人不良习惯不能带入校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要有仪式感,升旗仪式、体育比赛、演出、展览等都要讲究仪式感。仪式感其实就是一种规则,培养规则意识。
        4.宣传的重要性:搞好宣传,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每个年级、部门都要搞好宣传。什么叫宣传?好比美女身上的短裙,既要性感,又要覆盖一切。尤其是要关注对学生的宣传,英雄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并且密切联系当地派出所,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另外还可以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
        结语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应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娟娟.浅析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9):178.
[2]朱财.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 (09):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