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对于建筑物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方面,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需要进一步总结有效的施工技术,从而才能提高施工过程管控能力,以进一步为国家建筑工程建设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证。本文对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由于钢结构本身的优点:重量轻,体积小,承载力和抗震能力强,韧性和塑性都比较强,而且还符合国家环保的观念,更适合现在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我们只要能够解决钢结构的相关问题,就能成为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渠道。
1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含义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建筑施工材料是以型钢和钢板等钢材为主,通过对钢梁、钢柱、钢桁架等钢构件进行焊缝、螺栓或铆钉等形式的连接,从而形成建筑。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快,钢材比较于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更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模式,目前主要应用于大型厂房、桥梁、场馆、超高层等建筑结构施工。目前,对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应用还未全面推广,但尽管如此,其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
2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2.1测量施工
在测量工作开始前,应该对局基准点、基准线和测量位置基本要素完成相应的确定,同钢结构施工规范、现场施工情况相结合,将最合理的测量方案制定出来。对高程传递的数值路线进行选择,从而将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后续测量创设出来。测量开始后,严格管理测量设备仪器、测量工作流程和技术人员,特别是要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辅助测量,准确的选择基准点和基准面,为高效完成测量工作做好出帮助。此外,在测量时如果遇到了较差的通视条件,可以对构件空中三维坐标定位策略进行选择,积极的配合应用高精度全站仪设备,最后完成测量工作。
2.2钢柱下料技术
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技术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在钢柱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钢柱的长度计算时一定要把各个控制点考虑进去,比如说因为重荷载的变形、各个焊接缝隙的大小等等,只有进行严格的测算,才能保证钢柱下料的尺寸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因为高楼大厦容中得一点马虎,失之毫时,就有可能会差之千里,或许会因为钢柱下料相差1mm而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2.3钢柱吊装技术
钢柱吊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在进行正式的吊装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设备、设施准备妥当,比如说操作挂篮、爬梯等等都要放到其固定的位置,以保证操作过程的顺利实施。在进行第一节钢柱的吊装时,一定要把预埋地下的地脚螺丝加上保护套,以免在吊装过程中碰撞到地脚螺丝,导致丝扣的损失,影响正常的安装,在吊装就位以后所要做的第一项就是要先调整其高度,再进行适当的移动,最后再进行垂直度的调整。
2.4钢柱的安装技术
在吊装完毕以后,就要进入正式的安装阶段了,这时柱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一定要保证不低于70%,开始安装前,要先进行柱身的测量,做好各种标记,再与实际的标高相比较,准备好垫板,每根柱垫四个点,但这里要记住的是,每个点的垫块也不是任意多的,最多不要超过五块,在安装就位以后,在进行角度及方向、垂度等等的调整与测试时,可以先用倒链暂时的固定,等所有的过程都调整到正好以后,就可以将地脚螺丝拧紧,保证其牢固度。
2.5加强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管理
钢结构的焊接是保证其牢固度、稳定性的关键,所以在钢梁之间进行焊接时常常采用坡口技术焊接,而且还要做到焊接顺序的规范性,先焊接顶梁柱、梁节点,然后再进行梁柱底部的焊接,而中间部分的柱、梁节点可以放到最后来焊接,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这里需要引起特点注意的是:在进行柱与柱、柱与梁的对接时,要二人同时焊接,这样的对称焊接才更能减少其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及应力差,保证其结实度,而且坡口焊接对于焊条的选择以及各种条件(引出板、钢垫板、焊接口预热)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不仅要保证每一层焊接清理工作的彻底性,还要保证钢结构焊接技术的要求要达标,这样才能达到工程质量的标准。
2.6变形控制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着不规则的结构,此问题容易造成施工期间发生应力形变问题,从而诱发相应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需要通过施工预变形技术处理这种问题,从而提升钢结构的整体性能,确保建筑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例如,可以同建筑工程性能、安全、进度和要求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构件长度进行调整,或者预留钢梁起拱、混凝土后浇带等确保顺利、安全完成施工。因为变形、沉降、压缩等会影响到的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所以,需要将预变形控制技术的优势切实的发挥出来。利用仿真数据预测、矫正变形问题,然后提前矫正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从而把钢结构的施工风险降低。
3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制度
在项目投标中,要做好保密工作,维护投标的公平性。招标投标前,必须对企业和单位进行招标投标前的调查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选择最佳方案,坚决反对主观意见,从根本上遏制不良项目的出现。
3.2加强对于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购买和接收建筑材料时,必须有标准的购买和验收规定。建筑材料的输入是施工初期的关键。加强建筑材料管理,不仅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稳定,而且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钢材料是建筑钢结构工程的主要材料,因此钢材的选用必须细致,严格符合施工标准,一旦钢材料的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整个过程的质量。在物料采购中,相关采购人员应事先了解物料市场信息,经过全面的市场调查,选择适合项目的优质物料。二是材料进入现场时,要严格检查入库材料,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检查钢材质量保证、产品证明、收讫证明等的真实性,并根据进料计划进行标准控制,禁止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入境。
3.3检验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
最重要的是验收钢材,检查所购买的材料是否与清单上的数量相同,此外,对购买的材料质量与外观进行详细的检查。为了保证工程购买材料的质量,应根据实际经验对钢材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需要对钢材进行合格、合法检验等流程。
3.4控制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
首先,在安装钢构件时,我们需要检验钢结构的质量,以此来确保柱体的垂直性,保证梁住的平直度,此外需要对螺栓进行相关的检查,确保螺栓是否拧紧,以免引起更多的问题。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钢构件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和验收。此外,在安装螺栓时,在使用高强度螺栓之前,需要对螺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他接触面的平整度和边缘的间隙等细节,边缘间隙之间不能超过0.8毫米。在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不能进行穿孔或敲打,必须要自由渗透。而一般的螺栓,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而不需要垫圈,切记在使用螺栓时切勿进行打孔钻眼。
结语
总之,建筑钢结构以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与青睐,成为当前建筑界的首选技术,为了使钢结构在我国的建筑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必须要严格进行施工进度的安排,优化各个施工过程,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证建筑质量,提高建筑效益,为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南卫军.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思考[J].智能城市.2018(23)
[2]王永.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