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型、特大型工程日益增多,城市的建设用地趋于紧缺,车辆的停放问题日益突出,地下空间的凸显普遍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能节约混凝土15-28%,减少600-800mm的层高,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使用范围也不在不断扩大,本文结合北京市门头沟区黑山地区居住、托幼用地(配建“公共租赁房”)项目3#地下车库工程的情况,主要对现浇空心楼盖抗浮施工技术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从中探寻一个既经济又实用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现浇空心楼盖技术;地下车库;应用
1项目概况
北京市门头沟区黑山地区居住、托幼用地(配建“公共租赁房”)项目3#地下车库工程,该工程建设单位为北京昊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我单位(北京京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4#、5#楼与3#车库基槽连通且地下基础底板相连,地下车库面积3366.96㎡,地下车库基底标高-9.9m,层高7.05m,车库顶板结构形式:肋梁现浇混凝土箱体结构楼盖。
本工程空心板箱模使用住建委推广的GRC水泥定型薄壁空心箱体,500×500×350mm标准方箱体,其主要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好的抗拉和抗折强度,以及较好的韧性。边角异形部分小于500mm处采用直径150mmGBF空心圆管进行填充。本工程空腹楼盖总厚600mm,其中上翼缘板厚为125mm,下翼缘板厚125mm,肋梁高600mm,箱模间肋宽均为120mm,梁肋之间小于500mm的空间采用GBF直径150mm圆管进行填充,其余空间采用混凝土现浇。
2施工难点
现浇空心楼盖结构由于混凝土的流态性质,存在空心箱模上浮问题,解决不好,轻者会造成局部楼板标高超高,混凝土保护层减少,产生混凝土裂缝,重者会造成大面积大量上浮,增加混凝土用量,荷载增加,出现严重质量事故,因而本项工程关键点是做好箱体抗浮设置,和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中利用8#铁丝+短钢筋+马镫,解决箱模在浇筑中的个体和整体上浮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下料不当,加上振捣不恰当会导致箱模下部的空气无法排出,形成混凝土空洞,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因而浇筑下料和振捣须配合好,严格按照顺序进行;
3空心楼盖抗浮施工控制
3.1对半成品材料进行优化
在施工前对GRC箱体生产厂家进行考察,通过和设计方的沟通,对厂家模具进行了改造,一是将500×500×350mm厚的GRC箱体下部四个边进行抹角加工,每边45°抹角50mm,以增加混凝土进入箱体底部的空间,二是将箱体正中间设置直径25mmPVC管道上下联通进行排气,采用直径25mmPVC管道上下末端劈开加工时埋入箱体壁内,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因箱体底部无法排出空气,造成混凝土不密实。三是通过小幅增加混凝土流动性和限制粗骨料粒径,自一侧起向另一侧下料,至少确保箱体四面中的一面,在通过逐部振捣后,挤出箱体下部混凝土,确保箱体底部混凝土的气体充分排出,达到箱体底部混凝土振捣密实。
3.2合理优化肋梁位置
按照设计图纸将顶板模板支模完毕,在模板上进行肋梁的排布,小范围优化肋梁的位置,以每个柱帽为中心,在模板上弹线,沿柱帽四周进行肋梁排布,钢筋绑扎的误差在两柱之间进行消化,确保柱帽的设计尺寸;
3.3控制GRC箱体上浮
在顶板模板上弹出肋梁的位置上线,将肋梁绑扎完毕,将下层板的钢筋和预留预埋的管线管道安装完毕,验收绑扎完毕的每个肋梁之间的净尺寸,确保箱体放的下去,肋梁侧面保护层符合规范要求。使用长度1m的8#铅丝弯折,单股穿过下层板钢筋纵横交叉点,弯折后的铅丝双股穿入箱体预留的25mmPVC孔道,将箱体轻放在肋梁间,调整好位置,在箱体四个侧面的上部,用直径12mm短钢筋,绑扎在肋梁的箍筋上,控制箱体与肋梁之间的保护层,然后将穿出PVC管的铅丝绑扎短钢筋,进行箱体固定。铅丝绑扎时力度控制好,不能太紧,亦不可太松,预留一定的间隙使箱体上浮,上浮的距离即为下层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然后绑扎上层板的钢筋。
3.4控制GRC箱体的倾斜上浮
箱体的上浮有可能因下层板钢筋间距的交叉点不一定在箱体的正中间,浇筑混凝土时箱体有可能沿着铅丝倾斜上浮,采用在上层板钢筋上,使用普通墙体用的塑料卡垫块,反方向卡与上层板钢筋的与箱体之间,每个箱体上部采用2个400mm长的小马凳,高度预留下层板的钢筋保护层,每个箱体两个,绑扎固定于上层楼板钢筋上,可以在控制上层楼板钢筋位置的同时控制箱体上浮的量,同时能够让箱体四角平衡的上浮。
3.5控制边角异形部位GBF圆管的抗浮
因GRC箱体不能够满足在肋梁和边梁钢筋绑扎完毕的小空间、异形空间中使用,故采用GBF圆管进行填充,GBF圆管直径采用150mm,两层布置,将GBF圆管按照空间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后的裸露部分用胶带包裹严密,分上下两层放置在小空间内,剩余空间采用混凝土填充。放置在肋梁中异形或小空间内的双层GBF圆管,放置下层GBF圆管后使用直径14mm短钢筋,间距150mm绑扎在两端肋梁上(预留下层板上铁的保护层厚度),上层GBF圆管放置在直径12mm钢筋上,在上层GBF圆管上同样使用直径12mm短钢筋同箍筋间距150mm绑扎在两端肋梁箍筋上控制上浮。
3.6整体控制抗浮
整体抗浮措施为在肋梁上间隔设置抗浮点,肋梁钢筋和板底筋绑扎完毕后,即可开始设置抗浮点。抗浮传力途径为:箱模上浮力→8#铅丝→下层板钢筋→肋梁→模板体系和上层板下的马镫→上层板钢筋
在网柱中纵横每间隔一道肋梁设抗浮点,抗浮点采用肋梁钢筋和模板体系连接,在抗浮点定点位置用手电钻在肋梁两侧各钻一小孔,然后用12#铅丝双股拴住肋梁底部的全部钢筋(包括下层板的下层钢筋),其双股铅丝穿过模板与模架体扭固紧。在后浇带边沿同样间隔一道肋梁设置抗浮锚固。下层板的钢筋在穿过肋梁时,与肋梁下两侧主筋的交叉部位,逐个绑扎牢固,禁止丟扣落扣,以保证抗浮点的有效传力,抗浮点设置是现浇空心楼盖施工的关键,抗浮点设置完成后,逐个进行抗浮点的专项检查,以保证抗浮点设置均匀,位置准确,固定牢固可靠,确保整体的抗浮效果。
3.7浇筑混凝土
在筑混凝土浇筑前,安排施工人员做好检查验收工作,仔细检查GRC箱体和GBF圆管,看其是否存在破损,浇筑混凝土在肋梁之间铺设浇筑道,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洒水润湿。所用混凝塌落度取180~200mm,粗骨料粒径选择不超过25mm。具体操作:振捣混凝土时采用直径Φ30和Φ50的振捣棒,用振捣棒振动浇注混凝土的前沿,利用振动的作用范围,先让一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流入箱体底面,形成润滑的底面,便于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流进箱模底部,浇筑推进方向沿肋梁轴线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浇筑时分两层进行,第一层振捣完成后,初凝前折回重新布料进行二次振捣,严禁振动棒直接振动箱模箱体。
4成本分析
在工程的实践中未对工程造价有明显的成本增加,所用抗浮钢筋为下料后的废料。经过统计在抗浮加固过程中每100㎡增加了约2工日的人工费,但与浇筑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对比增加的人工成本远远小于后期质量隐患。
5结语
通过本工程的实际实践,由于预先充分考虑了箱体的上浮,对箱体模具的优化、肋梁的排布调整、浇筑工序和检查验收的层层把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出现箱体上浮情况。工程拆模后外观效果良好,未出现振捣不到位,露筋烂洞等情况,经过钢筋保护层的探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全部在合理范围内,本工程在结构长城杯评审中得到了专家组和甲方监理的一致好评。有保证的施工质量措施能够得到专家的肯定,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品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杨,刘瑞洁,陈波海.大跨度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内力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J].建筑结构,2017,47(6):41-43.
[2]姜峰,陈勇明,隋焕文.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地下车库中的应用及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11):1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