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民用建筑的发展也有了进步。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为了满足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人民的需求,有关建设部门应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科学合理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充分配置人力和物力,提高社会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促进民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且发展更加迅速,建筑行业相对复杂,可以简单地分为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虽然两种建筑都有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而进步,但民用建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建筑的质量。
1精细化管理的优点
一般来讲,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明确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及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精细划分,将一个大型工作拆分为小段来进行,同时对每一段的工作制定目标并安排负责人监督考察,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有效利用资源,且这种管理模式也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方式会将传统的管理方式中显现出来的漏洞补齐,如传统管理方式的低效低质量等。另外,精细化管理模式还可以将一些先进的外部资源引入施工,以此来降低施工时发生事故的几率,这也是目前比较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精细化管理方式下每个阶层的工作人员的职责都是明确的,这样可以做到权责分明,将改变过去权责不明引发纠纷的局面,促使各个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当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负责人,避免了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管理方式对工作人员来说也是有很大好处的。施工现场是工作人员进行活动的直接场所,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都和他们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建筑企业越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就越高,而且现场各项工作也能有序推进,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就能得到有效保障,对企业来说这是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现场较多的是高空作业,精细化倡导的是安全、高效、环保的管理原则,这能够有效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能降低现场事故发生率。精细化管理能够科学高效安排工作人员和现场的设施使用,同时还能将施工中所需的原材料按照施工要求合理放置,最大限度提高人员、机器使用效率,降低材料损耗。
2目前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需要依靠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的实行。但是现在许多建筑工程中其仍然沿用以往的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中未按照工程实际的建设条件及建设要求来对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及优化,使得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实际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许多建筑工程涉及流程复杂,工序众多,如果没有合理完善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施工中会出现很多施工和质量安全隐患,不利于工程管理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控制。由此导致的工作疏漏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对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2.2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混乱
很多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管理混乱,施工流程不合理,人员调度安排也不顺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管理混乱,材料容易发生损坏,而且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不能及时使用所需的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照要求停放在安全的指定位置,给施工人员的活动造成了安全隐患并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
2.3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目前施工的具体工作人员为农民工,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较差。而且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而农民工虽然工作勤奋踏实,但是技术水平低,缺乏安全质量意识,其专业技能和质量安全意识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施工单位也不注重对农民工的培养,造成农民工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提升。
3解决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问题的措施
3.1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
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施工管理工作以及建筑的质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就是说要想更好地完成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工作,就应该合理地采取措施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一,相关的建设单位可以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定期组织一些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更好地帮助相关人员提高管理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只有掌握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施工的管理,另外还可以适当地与当地其他的建设单位进行工作经验的交流,取长补短,更好的加强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第二,企业可以定期进行工作能力的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进而促进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主动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水平。除此之外,相关的企业也可以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方案,对于一些施工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进行招聘,从而更好地保证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目前有很多建设单位由于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备而出现严重的问题。所以说,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学习目前的管理知识以及其他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将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要明确责任的划分。也就是说在管理制度上应该明确地对施工人员的任务进行分工,每一项工作都要有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负责,避免出现岗位混乱的情况,从而在出现问题之后可以更快地找到相应的责任人,确定问题的要点。其次,应加大相关的奖惩力度,严格地按照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奖励以及处罚,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这样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之后,施工的管理工作就会更加井然有序,相关的工作也就可以顺利进行。
3.3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来说,合理地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安全管理规定,就可以更好的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施工的质量,保障了人民的安全。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培养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要保证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每天都要派遣相应的技术人员以及安全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重点对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出现漏洞等问题进行查验。除此之外,相关的单位也应该积极地进行一些安全防护工作的演练,对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无论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还是实际施工的过程里,质量关都是需要严格把控好的。在施工单位的选择上要足够重视,严格选择具有施工资格的合法工程单位来进行施工工作,筛选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工程作业的管理工作,在工程设备和建筑材料的设计上也要严格重视,切忌因为不合格的人员管理或材料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损失,变成所谓的“豆腐渣工程”。
结语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和现场施工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综合保证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军华.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J].居舍,2019(16):46,37.
[2]黄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