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菲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 636000
摘要: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创造社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随着以往单一讲授法、一刀切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呈现厌学的心态。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让学生能在语文知识掌握中,进行人文思想、情感、品质的优化,教师可以以新课标为教学理念指导、以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为辅助、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前提,进行教学模式优化。以此,实现小学生人文素养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开展价值
人文素养旨在让学生能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在道德、品质、价值观优化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也是学生精神品质、情感优化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个性品质塑造的黄金时期,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学科素养能力深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有效契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2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措施
2.1结合经典文学作品展开教学内容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中经典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渗透经典文学作品,有利于帮助小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提高人文饲养。如诗词等作品,是我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不仅具有哲学性,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诗词中的节奏和韵律明快,具有陶冶情操,发人深省的作用。
(2)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传统文化中《诗经》、《论语》等理解有限,教师可以将精编版进行在编,以简单易懂的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可以通过开展阅读比赛、诗朗诵等活动组织学生全员参加,使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从中领悟到高尚的情趣。从而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技能强化语言组织能力,又能够提高创作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2创建开放式课堂,在教学模式优化中实现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开放式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主动探索知识、师生和谐交谈中进步,从而对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例如,教师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展示猫不同的形态图片,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爱好等,在培优带差的合作学习中,为学生设置以下分层次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知识解读。例如,第一,文章都描写了猫的什么特点?第二,将文章描写猫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段,为什么?第三,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教师在分层次学习任务引导中,为学生塑造开放式的课堂交流学习过程,并以此为辅助,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基础上,赋予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体会人本主义教学原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又可以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
2.3结合情感因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1)语文教材中编制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还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将其中蕴含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并引导学生展开研究,通过引导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深人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小学生年龄较小,个人情感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教师的积极引导,会使小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阅读、学习、感悟有效培养人文素养。
(2)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应用朗读教学方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使无声的教材变得有声,更加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投人到课本中。通过阅读可以使朗读画面呈现在学生脑海中,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体会教材内容,从而体会语文阅读学习的快乐,同时提高人文素养。
(3)例如:在学习《观澜》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朗读,学生通过课文中描绘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从而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人文素养。
2.4科学开发课程资源,践行人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教材已经不再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唯一载体。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借助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在教材拓展中践行人文思想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又可以实现教师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实现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力培养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导入“科学”知识,在认识纳米技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文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让学生能得到人文思想的培养,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建设。
2.5通过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1)首先,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展开早读活动,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早晨时间,引导学生们阅读。另外,早读时间不宜过长,以15分中左右为宜。通过程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素养。
(2)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展开语文竞赛活动,例如:诗朗诵竞赛、表演活动等。通过竞赛,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竞赛中能够提高人文素养。
(3)最后,教师需要通过开展人文演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例如:邀请同学家长、专家、领导等人,讲解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阅历,或对文学作品发表个人简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时,教师不仅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在创优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材解读与拓展中,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人文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小燕.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学子:理论版》,2016(4):56-,共1页.
[2]侯云燕.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新课程:小学,2015.
[3]王影.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04.
[4]金鹏.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好冢长,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