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安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在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过程的监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对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监管工作的工作效率,促使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施工质量水平。论文通过对标准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在监理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寻找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监理的标准化管理,帮助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达到其预期效果。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管理意义
1.1满足项目管理要求
公路沥青路面对应的施工量增加,在工程监理管理阶段,工程监理成为三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程项目的模式和要求可知,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实现合理化管理。此外在监理阶段,对监理人员的职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避免随意性的现象,要及时纠正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
1.2实现耐久性指标
在整个项目落实阶段,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等有严格的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阶段需要提前对环节进行安排,适当提升工作质量。根据项目材料、项目施工管理和设备应用现状可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计划调控。完善的监理管理模式符合现有指标要求。
1.3提升项目施工质量
在科学化项目施工管理中,为了实现模板的有效控制,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引。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后,优化项目工程资源配置。根据项目资源的实际应用情况可知,通过技术流程的优化处理后,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在规划和预设阶段,为了保证项目监测的合格性,必须从监理角度入手,提前对指标进行评估,保证指标符合要求。
2.标准化管理的优势
2.1更加便捷、安全
高质量的公路路面可以为人们的出行及资源的运输提供便利条件,能够提升道路建设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能,保证道路的质量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
2.2提高服务质量在公路沥青路面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其监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可以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相关指标的要求与建造标准,保证道路的质量,提高对人们的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2.3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
针对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进行监理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一些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科学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通过管理,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责任心,锻炼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道路工程的建设水平,为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提供助力。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监理内容
3.1确定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的实际应用情况可知,后续实施阶段要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从项目经理到其他负责人。明确个人工作职能和责任,如果在管理阶段存在问题,势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按照调控要求进行落实。监理人员需要了解责任要求,结合质量管理以及控制要求实施。在整个管理阶段科学进行预设,让1~2名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监理和管理,监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要求实施,钢筋、水泥以及碎石等进入到场地,需要具备合格证和质量保证单。
3.2进度标准化控制
监理管理人员对沥青路面要进行合理化分析,兼顾到各个单元的工作计划,要明确施工任务、施工期限等方面内容,需要对工作计划进行审核,使其适应要求。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适当对计划进行修正,如果施工模式特殊,要通过监理管理要求落实,合理调整工序,实际现场施工时,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监理部门对工序进行合理优化,对于施工难度大且工期短的单元,应优先进行施工作业,严格按照工程合同完工日期进行验收。
3.3成本标准控制管理
监理管理需要结合工程合同落实,公路沥青路面的主体工程质量、质量监理管理和图纸等要进行合理化审核。监理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设计变更工作,考虑到工程实际应用情况,为了避免成本增加的现象,要做好协调处理工作,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协调处理指标要求可知,如果工程成本严重超标,要对超标定额进行处理,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投资方和施工方。
3.4合同管理标准化
工程合同管理是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实施阶段,从工程进度入手,只有按照投资方的实际管理要求进行,才能促进进步。从现场管理、测量监督的角度入手,按照合同项目要求实施,能提升可行性。投资方和施工方要提前审查,确定变更内容后进行更改和审核。
4.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监理标准化管理措施
4.1设立完善的监理制度
监理管理体系比较特殊,监理组长、前场和后场监督管理要从外观质量入手,根据检查记录的具体要求可知,做好局部离析和污染处理工作。督促整改是重点,只有做好整改和处理工作,才能实现合理化控制。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要求可知,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可能存在技术和质量约束的现象,工作人员要对各个项目审核,按照监理要求实施。只有合理安排,才能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兼顾到不同方式和要求,在进度调控阶段,要确定计划目标,避免工期延误。
4.2提前进行项目审核
根据项目实际应用情况可知,合理应用科学化技术,能体现应用效果。在项目实施阶段,考虑到控制模板以及日后工作可知,合理安排各个项目是重点。在优化配置阶段,资源的合理化处理符合要求,项目资源利用是关键,根据循环技术流程可知,在技术整合阶段,保证质量监测的合理性。建立合适有效的制度符合沥青路面监督要求。在指标分析中,为了对各项指标进行有序化管理,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4.3进行信息化管理
监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安全隐患和监理管理误差等,要将信息内容反馈给责任方。对于此类问题,要及时反映出真实情况,各类报告要提前审核,根据质检和施工方案可知,只有对各类资料整合后,才能确定具体内容。监理日志对工程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需要做好监理设备的检查工作,提升可行性。在内容分析阶段,要保证信息真实可靠,既有文字也可加入表格和图片,完善工程施工的监理信息管理。
结语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监理工作中,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提高其监理的工作成效,通过对标准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在监理工作中的意义的分析,寻找其标准化管理下监理工作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公路工程沥青公路施工的效果与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吴林霞,张美英.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监理标准化管理模式[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7):173-174.
[2]孙烨,叶炜,潘芳.基于物联网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技术在通洋高速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6):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