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 王海涛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海涛
[导读] 摘要:对房建工程进行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关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
        嘉祥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400
        摘要:对房建工程进行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关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EPC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指向的是工程总承包的运行模式。该模式在当前的房建工程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房建工程能够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的统一组织安排与管理,因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本文在对房建工程建造管理进行分析时,主要针对EPC模式,对具体的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EPC模式;房建工程;建造管理;
        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使得房建工程行业始终处在不断革新发展的过程中。而EPC模式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发展而来的房建工程建造模式,建造与管理责任,需要实现对房建工程建造的高效协同管理,才能确保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得到更高的工程质量效益与经济效益等。因而,作为房建工程建造管理人员,应加深对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的建造管理,确保工程符合建造文件的各项标准。
        1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的基本特点
        1.1全工程管理特征
        在EPC模式指导下,在进行房建工程建造管理时,需要具备全过程管理意识。从工程建设前期到工程施工阶段再到竣工验收阶段,都需要进行工程管理。在前期准备阶段,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在向上申报获批的前提下详细的进行现场勘查与设计,接着要签订一系列合同,针对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环节管理内容与标准进行条款制定。而到了工程竣工阶段,要进行工程质量的严格验收与工程安全、成本等的核验,之后要进行工程移交与试运行,确保工程建设整体有效。
        1.2与各阶段深度融合
        房建工程管理人员在推行EPC模式时,应提前房屋建造进程,要确保管理工作能够与建筑工程各阶段深度融合。包括采购环节、质量检验环节、进度控制环节以及安全管理环节等,房建工程施工计划必须要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要确保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通过与各阶段的深度融合管理,工程施工才能够正常的开展。
        1.3重视工程移交管理
        通过EPC模式进行工程建设会彰显出较多的优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少问题。基于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可知,在基于EPC模式进行管理时,会遇到工程移交这一管理难点,如何把试运行合格的工程移交给业主方成为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对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进行分析可知,涉及到工程移交环节时,只要工程试运行合格且已经通过政府竣工备案,承包商就可以直接将工程移交给业主方,移交流程较简洁。而在EPC模式下进行工程移交则会涉及到多个关系主体,在国内体制以及传统观念的约束下,总承包商会将相关权限分配给各个参建方,各方需要进行工程移交确认,才能进行移交,因而移交过程较为复杂。
        2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工作要点
        2.1工程进度管理
        实施EPC模式时,需要把握EPC模式下的管理重点,其中进度管理是EPC模式下管理的重中之重,因而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工程进度管理。在房建工程合约中,一般都会强调当在关键节点出现工期延误时,总承包方需要担负责任,要向业主提供赔偿款。且业主可以根据工期延误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要和承包方解除合同。若承包方无法在工程进度内保障工程质量,业主也会一定程度的缩减对承包方的奖金。基于上述内容,管理人员更要重视工程进度管理,应从以下要点出发加以管理:首先要分析参建分包商在总承包合同中的合同额比例,要针对各个分包商制定相应的工期延误的惩罚制度,并定期进行工程考核,考核时要以施工的重要节点为考核重点,并进行定期奖惩;其次管理人员要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等级规划。总承包商应以工程建造制度为基准,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可将工程进度划分为六个等级:(1)等级一:总承包方与业主各方确定的各个规划安排;(2)等级二:总承包的总体规划;(3)等级三:设计、报批报建和采购等;(4)等级四:月度计划;(5)等级五:周计划;(6)等级六:日计划。


        2.2工程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管理与工程进度管理在EPC模式下是相辅相成的,在确保工程进度管理合理的前提下,要建立要求赔偿的费用管理制度。对于EPC建造模式而言,在制定合约时,总承包与业主方的工期和索赔费用不需要具体计较,而要将重点放在总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赔偿制度的制定,同时要关注各个分包商之间的赔偿制度的制定。以实际的工程管理为例,若项目总工期为十个月,若在项目关键节点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后续的施工可持续时间被缩短,因而需要相应的加大投入,增加工程成本。基于此,总承包商必须要对各个分包商进行成本优化管理。
        2.3确保设计与建造深度融合
        房建工程建造管理需要重视设计环节与管理环节的融合,EPC模式更加强调设计与建造以及管理的深度融合。总承包商必须要做好科学的设计规划,以保障工程进度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房建工程在进行设计时会召开项目设计阶段评论会,在设计图纸审评过程中,要求参建方以及各方商业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其中,要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并且要全面衡量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等多种因素,把控好上述因素,避免出现因上述因素导致的工程变更,由此可以实现设计环节的最大程度优化,以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工程施工图纸。
        2.4加强各方合作
        针对我国当前的EPC模式的管理发展现状来看,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合同订立方式等都不够成熟,无法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在实际的房建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主管方与监理方的工作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且缺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EPC总承包商的企业建设管理制度,因而房屋建造工程实际管理总是出现问题。基于此,必须对上述制度和体系进行完善,明确各个参建方的职责。作为总承包商,其必须加强与各个分包方的合作,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清单,划分具体职责,分配各项工作。对于工程中的主要施工环节,更要加强管理,以房屋表面的防水施工为例,各个分包商要分别管理材料质量、施工技术质量等,确保施工具体操作不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同时要建立追责制度,一旦出现问题能落实到相应的分包商以及个人上,各个分包商则要设置独立的管理模块,并签订独立的工程项目责任书。在各个分包商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加强各方合作,才能彰显效益。
        2.5培养基于EPC模式的综合管理人才
        针对EPC模式下的管理活动,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获得良好的管理成效。总承包商应关注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才人问题为综合素质偏低。以经常从事土建施工管理的人员为例,其常常出现精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了解装饰等专业的问题。因而作为EPC总承包商,必须要提高人才选拔标准,并针对现有的人才进行管理技能培训,确保培养更多符合管理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2.6构建EPC模式下的集成化管理信息平台
        在现代化技术下进行EPC模式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总承包商要与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并确保对工程实际情况与各个管理环节有全面的了解,并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体现出来,完善平台功能与相关模块。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高效收集与整理,并且能够实现对各项资源的协调管理,加强信息沟通,合理预估风险。
        3结语
        房建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积极地应用EPC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管理人员可以实现精细化与全过程管理。在执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重视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同时要实现设计与建造环节的融合,加强各方合作,大力培养管理人才,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EPC管理模式的有效推行提供全方位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列彰.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探索及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
        [2]蒲明.浅议房建项目采用EPC模式开发建设[J].居舍,2018(07).
        [3]邵昆.浅议房建项目采用EPC模式开发建设[J].四川建筑,2016,3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