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中学 615014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教学培养从单一的知识学习逐渐开拓为多元的发展,以知识学习为主线,通过科学的方法体系,塑造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创新应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能力学习,深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辨精神,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知生物的科学发展规律。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科学方法体系;教学应用
引言:
高中生物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探究需要立足于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方法体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科学方法体系对于学生的教学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认知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方法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科学方法体系,加强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综合培养。
一、生物教材科学方法体系的特点
科学方法体系是生物教材教学的理论基础,在生物教学中将教学理念和教学主体充分的结合,通过科学方法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层次性,阶梯性渐进深入学习,围绕科学方法体系,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纳总结,并且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高中生物教材更注重知识结构的教学,在科学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科学方法体系的教学应用
(一)观察实验设计,构建基础的知识体系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设置科学化的观察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依靠实验材料和实验数据剖析的实验现象背后存在的客观规律,学生通过科学方法体系深入实践探究实验背后潜藏的生物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主题项目式的实验设计,对每个学生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共同完成实验项目的设计,并且可以根据主题核心概念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设置“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首先学生小组明确实验原理,准备好实验材料,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设计,提升实践过程中的科学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性的研究观察实验对象,并且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探究思考,例如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学生思考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随后进行实验探究,取材,制片,观察,通过实验器材的观察,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纪录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拓展,分析变量条件的必要性,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探究过程,构建基础的知识体系。
同时调查法和模拟法也是获取经验性材料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的实验中,学生确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随后实施计划,以植物为例,学生采取样方法实施调查,随后进行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观察类的实验设计中,教师设置主题观察实验,让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模拟,调查等方法,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并且在知识的学习中,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实现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完善,让学生在探究思辨的过程中构建科学的探究精神,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对相似知识和实验设计进行归纳和演绎,分析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异同点,在归纳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之间的相同点进行总结,通过归纳演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深刻认知理解,教师可以采用类比思维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熟知的生活经验和现象,对于生物的知识概念原理进行推理学习,通过类比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将抽象化的知识概念具化到直观的形象之中,让学生可以得到直观的认知学习,通过类比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根据直观的现象分析出抽象概念的意义,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对于实验对象的观察,对于实验进行多方面的假设和猜想,激发自身的灵感和直觉,进行创新的设计构思,例如在反射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膝跳反应,教师以类比形式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形象认知学习,例如在生活中的小狗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是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例如亲鸟育雏,蜘蛛结网等形式,同时在条件反射的学习中,教师以小狗进行举例,每次喂食小狗之前,我们敲一下饭盆,即使是之后我们不喂食小狗,仅仅敲一下饭盆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同时还有小狗操作性条件发射,我们训练小狗,每当小狗完成规范性动作,给与相应的奖励,从而根据经验和学习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通过这样的的形象讲解,让学生可以通过类比,将抽象的概念的形象化,并且在实验设想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加入其它的猜想,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例如数学方法应用在生物数量关系的表现上,并且可以建立直观的生物模型,让学生在直观的认知学习中,了解生物的数量变化,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进行量化分析,了解生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生物教学,完善学生的理性思维。
三、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中,将科学方法体系和知识基础体系相互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生物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方法,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家叶.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实验部分比较分析[D]. 2019.
[2]万丽娟.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D]. 2019.
[3]胡晓莎.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初探[J]. 学周刊, 2018, No.369(21):38-39.
[4]李晓霞. 高中生物教学中"目标导引—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J]. 读天下(综合), 2019(26):0086-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