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玲 孙敏霞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街道陶川小学 726100
摘要: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很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工作,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起学习兴趣;大胆发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时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这些提高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兴趣 习惯 思维 欲望 效果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充分说明兴趣很重要,所以说学习好坏取决于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作为老师、家长只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呢?
一、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起学习兴趣
孩子从懂事开始,就不要限制孩子思维,不能要求孩子像个“小大人”,一切遵照常规循规蹈矩,从小就听话懂事,大人想怎样孩子就怎样做,把大人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一天,我去幼儿园教室时发现几个幼儿玩桌面玩具,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态,个个面带笑容,开开心心地按照他们的思维安装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很震惊,小小的孩子不一会儿就安装许多种新玩具,有小汽车,玩具手枪、水枪、风车、小人等等。我不由得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要安装那些东西,安装小汽车的孩子回答,他长大要当司机;安装枪的孩子回答他长大要当警察抓坏人;女孩子回答她想要洋娃娃等,我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夸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为实现他们的愿望而奋斗。孩子们用纯真的眼光看着我,虽然他们可能还不明白我话的意思,但我能看出他们很激动,也能看出他们对于摆玩具非常感兴趣。我庆幸他们能随心所欲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做着他们感兴趣的事,他们的思维没有受限制,敢于大胆创新。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孩子有兴趣,肯定就能学好。
二、乐于表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多数老师认为学生习作难教,作文空洞,层次不清,没内容可写,习作水平难于提高。其实我觉得这是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没有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孩子没有学会表达,对于身边的事表达不清楚。这就要求老师在口语交际方面,不要限制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辩论明辨是非。记得我看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的区别,大概事情是这样的,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发表一位过路人尽力施救一位溺水者,溺水者获救而救人的人却不幸牺牲,老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的孩子都说救人的人是英雄,他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老师很高兴,说孩子们体会很深。可问到外国孩子时,他说他认为救人者是个“大傻帽”,既然不会水为啥要救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老师当时就傻了,说外国孩子思想偏执,想法不合实际,孩子不可救药他没办法教这个孩子。试想这个孩子是不是很委屈,为什么就不能表达的真实看法,老师这样其实就阻碍了学生思维,总想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别人,认为孩子只能表达积极的意思。我认为孩子两种观点都应该得到表扬,孩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不应该批评,如果这样岂不是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下次还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吗?老师只有放下架子,积极引导孩子给他们创设说话的机会,才能激发孩子的说欲望,才敢于大胆表达。记得我孩子小时就喜欢看书,看完出于好奇他总喜欢给我讲,他看过的或听别人说的回家他都会给我说,我也从不打断,总是认真听,孩子说的欲望让我激发起来了,刚到三年级他的习作总会得到老师好评,老师也经常在班上读他的习作。一次开家长会时许多家长就问我孩子为什么作文写得那么好。我告诉他们孩子做完作业看电视、看故事书不要阻拦,看后让孩子给你讲,讲时孩子就要理清思路,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说,会说就会写。过了一段时间许多家长告诉我提高写作的方法确实有效。其实这就给孩子创造了说的机会,激发了说的欲望。
三、抓住时机,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时教学中总发现许多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理解能力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马虎,大题不会做,小题总做错的现象。原因就是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孩子不爱读书,其实是孩子没有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家长老师只要正确引导,让其看书中的故事,认识到书中趣味性很强,就会喜欢读书。积极引导孩子让其发现学习的秘诀,找到学习的乐趣孩子就不会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孩子会越钻觉得越有趣,越学越有劲。比如:孩子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让孩子帮你算算粉刷墙壁需要粉刷多大面积,铺地砖买多大规格需要多少块地砖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学好数很的重要,数学并不枯燥,孩子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平时严格要求,多分析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原因,针对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业拖拉是孩子没有学会不会做,还是磨蹭惯了,一定要洞察孩子心理,认真分析,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广泛阅读的习惯;做题认真读题、认真审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做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等。老师和家长也要养成不吝惜夸奖孩子为孩子的确立自信等。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会认真去做,并且会努力做好。因而作为老师、家长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所以好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良好的习惯可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1]赵桂霞. 教师的职业幸福源于爱[N].中国教师报. 2015-07-08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