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巍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摘要: 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即美育,它在提高幼儿全面的素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在欣赏自然、艺术和社会美的同时拥有正确的审美意识、情感和能力,让其在周围生活中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和表现、创造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态度。本文对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意义、关键及如何促进幼儿审美教育全面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 重要性 意义 途径
一.幼儿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的审美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以及完美人格的养成奠定了基础,从小进行审美训练,在提高幼儿全面的素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从3岁开始他们的审美敏感就已经萌芽与开始发展了,因此如果这一时期没有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那么他们早期的艺术潜能就会随之削弱或者委缩,所以这是幼儿美育的关键期,我们不可忽视。
二.幼儿审美教育的意义
1.幼儿审美教育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健全的人格是气质、性格、能力与品德的总和。比如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通过绘画、色彩等不同美术手段进行展现,并通过完整作品的形式传达给同伴或者成人, 当作品的欣赏者体验作者的意愿并投以赞许的目光时,孩子们就有了愉悦、自豪的情绪体验,继而引发其更多的创作欲望,与此同时孩子们身心愉悦,其个性品质及健全的人格也向良性方向循序渐进的发展。
2.幼儿审美教育有利于幼儿想象、创造力等智力的发展
审美活动需要幼儿的直觉及空间想象力,他们从各种抽象的事物中整合出美的经验,促进他们逻辑思维及智力的发展。很多事例都呈现出,其在幼儿时期能够感受更多的美,对审美活动有浓厚的孩子,入学以后他们的思维、想象、感悟能力等多方面智利的特长都很突出。
3.幼儿审美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大脑潜能
人的左右脑两边是相互配合的,同时各有分工。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左边具有思维分析、言语、抽象逻辑等功能。左右两边互为依存,其作用是共同协调与补充发展的,而审美活动是靠大脑右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因此幼儿期的审美教育利于孩子们左右脑的潜能开发和协调健康的发展。
三、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审美能力的提升
促进幼儿审美教育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和激励的审美意识。首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眼中最美的形象,给幼儿以美的熏陶。其次,我们要细致、敏锐的观察与捕捉生活中美的存在,引导幼儿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美丽与美好,用心的去欣赏与感受美的存在,使之成为审美的资源和共享材料。
再次,教师还要用思考与感悟的眼光,去寻找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道德、善良、智慧、童贞与心灵的“美丽时刻”,欣赏他们的纯真与美好,放大他们的闪观点,使孩子们互相能够更好的自我认识,更准确的地去评价自己与他人长处,互相取长补短,同时学会欣赏别人,这也是对孩子们进行更全面的审美教育的熏陶。
四.幼儿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 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生活的美
日常生活中、自然界中、艺术作品中都有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而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包罗万象的大好河山,鸟语花香的园林建筑,美的景色无处不在,这些所有的一切组成了我们生活的美好空间,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二).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1.提升幼儿自身修养的语言美、行为美
提升幼儿自身的良好素养也有利于幼儿审美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都要对幼儿进行语言、行为美的教育。教师首先要做到行为示范, 并且在生活中有意识引导幼儿人交流时态度亲切,随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及交往礼仪美,争做文明礼貌小标兵。同伴之间遇到问题时,不骄不躁、文明礼貌的解决矛盾。
2.幼儿外部生活环境美
美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不仅是大人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力求让美遍及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与空间里的每一个角落。教师要创设良好适宜的班级、走廊环境,也可以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和布置周围生活环境,在教育环境与活动材料、设施符合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外怎样使环境与材料的外观更加完美,更加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有探索与思考的愿望,让大家共同拥有一个愉快、美好的环境。只有喜欢这样的环境,他们才能更加爱惜和保持良好的环境与卫生的好习惯。
3.审美对象要具有生动性、直观和形象性
幼儿时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所以我们选择审美教育材料要具有感染力,让作为受教育者的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直观感知,我们可以多采用动画、图片、实物等孩子们乐于接受和生动有趣的形式,促进他们多种感官在审美活动中协调发展。
4.善于发现渗透于各个教育领域中的审美因素
要想促进幼儿审美教育,德、智、体、美就要全面发展,它们渗透于幼儿五大领域之中,艺术、健康、语言、科学等各个方面教育的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各领域中的美,除了专门领域中的培养还要注重不同领域中的融合和渗透。
(三).延伸于幼儿的社会生活中
1.在社会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审美操作活动
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空间,也是提升幼儿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大课堂。教师要培养幼儿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社会事物中美好的部分,去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美好的道德情操。比如,组织孩子们倾听模范、英雄的故事与介绍,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向英雄学习的良好品质;带领幼儿参观工厂生产部门,培养他们勤奋劳动的热情。在社会公共场对幼儿展开公德教育,让孩子们懂得应该自觉的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以及良好的美德。
2.在家庭生活中重视对幼儿美育的熏陶
无数个家庭组成了社会的大集体,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家长是第一任启蒙老师,所以良好的家园互动一致教育对孩子来讲非常重要。家长要尽可能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修养和行为严格要求自己,让孩子从家庭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与熏陶。
所以,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了审美教育其实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教师要睿智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面,从多个方面,多种方法的对孩子们进行审美能力的教育,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创造丰富条件,以提升未来儿童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