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男 丁红梅通讯作者
济南市口腔医院 山东省 250002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对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予以探究。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施行持续质量改进的30例患者设为参照组;于2019年7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施行持续质量改进的3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对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该方法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效果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各部门医疗设备、物品等消毒的部门,其对临床治疗的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1]。因此,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对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予以探究。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未施行持续质量改进的30例患者设为参照组;于2019年7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施行持续质量改进的3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性别(男=12,女=18);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7.32±6.68岁)。参照组性别(男=13,女=17);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38.47±5.42岁)。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不给予持续质量改进,实验组施行持续质量改进,详情如下:
(1)成立质量改进小组: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小组成员选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对相关改进措施予以制定,详细安排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进,予以科学分配,对工作规章制度进行明确,并制定工作流程图以及质量改进计划等。
(2)持续质量改进:为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有必要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现有的消毒设备以及各部门使用的医疗设备,制定合理的消毒操作流程,优化操作步骤。同时对不同材料的医疗设备予以全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人员需要对新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相关指导予以严格执行,确保每个工作环节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对每个环节予以严密检查。对所有医疗设备、物品予以合理分类和摆放,对消毒以及未消毒的物品及设备器械予以标记。并加强物品的消毒情况评估、审核等,通过规范的包装后。包装需要相关检查人员的签字,以便于后续排查。
(3)质量监控:质量改进小组需要对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促使可熟练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的操作等,同时提高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1.3 疗效标准
观察施行后的效果,对两组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感染发生率(计数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中,用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感染发生为0例,感染发生率为0.00%;参照组感染发生8例,感染发生率为26.67%。差异:感染发生率(X2=9.230,P=0.002)。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
3.讨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整个医院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的部门,该部门可对院内感染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2]。若缺乏消毒工作质量,则会使得设备消毒出现不合格情况,从而导致院内感染发生。若情况较为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有效的持续质量改进可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价值[3]。
持续质量改进需要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情况予以施行,对每个环节予以细节优化,将质量作为核心,予以科学、合理、严格的施行,并在施行的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情况予以分析,并给予持续性改进,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予以提高,提升工作质量[4]。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P<0.05。经研究结果比较可以证明,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对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该方法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钱春萍.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 026(002):131-132.
[2]朱敏.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028(002):197-198.
[3]袁燕.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评价[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28(009):99-100.
[4]杨英.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023(003):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