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军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功能理疗仪足穴低频电脉冲对偏瘫早期肢体功能的临床影响状况。方法: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共计4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针灸方式;观察组则实施多功能理疗仪足穴低频电脉冲方式治疗。对比患者临床上症状改善效果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发现,观察组通过实施多功能理疗仪治疗后,患者整体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显著,相比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差异。结论:针对当前阶段患者所出现的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采用多功能理疗仪足穴低频电脉冲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效果,对于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治疗效益,未来可进行推广普及。
【关键词】多功能;理疗仪;低频电脉冲;偏瘫
临床上引发偏瘫病情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患者脑部损伤等所产生,目前随着交通事故多发,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偏瘫概率正在逐年的上升。多数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便是肢体功能障碍问题,轻者生活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的现象[1]。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当前阶段的偏瘫早期功能障碍问题,探究多功能理疗仪足穴低频电脉冲的治疗效果和价值,具体的数据资料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共计42名偏瘫患者被选为受试者,所有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通过我院的诊断分析均符合偏瘫评价标准,出现口吃、语言不清等并发现象,临床上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排除所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问题。同时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组。对照组21名,男15名,女6名,年龄为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67.3±5.5岁。观察组21名,男14名,女7名,年龄为55-76岁,平均年龄65.4±5.1岁。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实验认可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方法
对照组在临床上给予常规针灸处理,对患者三阴交、足三里、通里穴、悬钟穴进行取穴针灸[2-3]。采用温针疗法交替治疗,直接刺入患者的上述穴位后,采用捻、插、转等方式进行强度刺激,注意极泉穴不宜留针治疗。治疗时间每次15分钟,每天1-2次,坚持1-2个月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上采用ZK-01B多功能理疗仪进行疾病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按照正常设备操作足底踩塔于热波温灸区域、脚底按摩区域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1-2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FMA指数情况,主要采用运动功能积分法方式来进行,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越强。
其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显效: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有效:肢体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患者肢体功能没有恢复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录入,SPSS 21.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由2检验;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方差齐整性验证,由t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临床上FMA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FMA评分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FMA评分情况
.png)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png)
3 讨论
偏瘫在临床上由于病情的多样化,发病的原因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发病常常与外部损伤以及内部的血液血脂升高存在显著性关系[2]。临床上的偏瘫症状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最严重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影响到生活自理能力[3]。根据有关研究显示,偏瘫患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肢体功能障碍问题,而针对偏瘫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西医药物治疗或中医针灸治疗方式。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现代化医疗设备辅助进行治疗的方法,多功能理疗仪作为现代医学的产物,对于偏瘫等一系列慢性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和价值[4]。
多功能理疗仪在临床上目前主要应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酸痛、膝关节疾病以及其他发炎症状等,在临床上对于一系列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多功能理疗仪进行足底穴位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后整体的治疗效果显著,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方式来看,患者的病情疗效显著提升,同时肢体功能评分得到明显的缓解(95.24%,66.67%)。
多功能理疗仪主要是通过电极放电的方式通过低频电脉冲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缓解,达到降低血脂、血压,改善患者病情的作用和效果,安全性能及整体的治疗周期显著优于常规中医针灸治疗[5]。
因此综合上文所述,在当前阶段针对偏瘫早期肢体功能障碍来说,临床上通过多功能理疗仪足穴低频电脉冲治疗方式整体的治疗效果显著,未来对于偏瘫所存在的肢体功能障碍可进行适当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邓恺伦,许电.通络益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460-2462.
[2]张晴.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4):576-578.
[3]侯小红,张悦.前瞻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04):708-709.
[4]赵图娅.紫微星多功能理疗仪其电子针灸治疗腰痛临床分析及安全评价[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8,7(03):25+28.
[5]欧平.理疗仪在颈、腰、肩、关节痛症中的临床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8(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