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管理与智能化技术要点解析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黄小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节能管理提出,广泛应用到了各个行业。
        中设设计集团浙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节能管理提出,广泛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建筑节能管理已经成为整个建筑行业都重视的关键部分,绿色节能理论的提出也标志着建筑行业走向现代化,走向新的方向。建筑能耗过大、建筑节能管理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扰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首选形式,其能耗控制问题和节能管理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节能管理;智能化技术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发展理念的进步,在建筑领域内,这种发展理念的进步主要表现为对建筑功能多元化、智能化以及能源节约化的追求。建筑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人们在享受建筑业拉动的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也在担心建筑能耗的问题。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概念的提出,更是将能耗最大的传统建筑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传统建筑行业向新型建筑行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建筑的节能管理,但是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可借鉴成果较少,因此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提升建筑节能管理水平应坚持技术先行、综合保障的原则,文章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以期加快建筑节能改革的步伐。
        1建筑节能管理意识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节能意识的提出是完全顺应人类的发展趋势的,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环保理念的,更是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也愈渐严重,人类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不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行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就是合理的进行建筑节能管理,其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深刻落实绿色理念,更要肩负起管理的责任。我国是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类型,建筑节能管理是我国社会类型的发展要求,节能建筑的实现可以加快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另外,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提出和发展是加强建筑节能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节能建筑的具体实践措施。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走上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必须注重建筑行业的节能意识,牢牢树立和落实建筑节能管理措施,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发展战略,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稳定发展。
        2我国建筑节能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面积也渐渐扩大,使得建筑行业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多,能源的消耗虽然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变高了,但是对于环境的危害却愈发严重,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能源消耗的种类过多,并且比较零散,不好规划其使用模式;能源使用时间有差异性,不是所有的建筑一直会有人使用,所以消耗建筑能源的时间也会让节能化的实现变得更加困难;由于我国面积大、地域分布广,不同地方的能源消耗模式不同,导致节能技术发展不统一。除了建筑方面产生的能耗意外,人为的能耗更是不可控的,所以加强人们的节能化思想也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3建筑节能管理改善措施
        3.1完善相关节能法规
        国家应该制定和完善节能法律法规,对整个建筑节能质量方面都进行严格的监督,按照法律法规构建节能评价、节能统计、节能能效认证和建筑节能测评为一体的体系。通过对这一体系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发展系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保障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进行。
        3.2明确相关技术标准
        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相应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应该严格遵循国家的“四节一保”的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建立技术施工检测管理制度和图纸、设计等相关规范。对各个地方的物业管理标准进行了解,确保建筑节能工作的每个环节中都能平稳进展,并做出良好的监督。


        4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要点
        4.1节能建筑材料
        对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利用,是建筑节能智能化技术的基础性环节。随着原材料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新型节能建筑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大大提升,这为建筑的节能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快对这些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应用。这不只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还能形成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建筑工程中坚持就地取材原则,对建筑当地的工业废渣、弃料等进行重复利用,变废为宝使其进入下一轮生产环节当中,既可以降低能耗,又可以减少社会垃圾的产生,一举两得;又如,采用可循环建筑材料,对使用终结之后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特别是建筑结构构件、建筑废土、砖块等废弃物,往往能在再利用环节创造新的价值。此外,应大力推广低能耗型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式降低低能耗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成本,使其充分替代传统高能耗建筑材料的应用,达到资源节约的效果。
        4.2智能建筑中的智能照明控制运用
        建筑工程进入后期,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不同区域的照明工作实施相应的控制,这一环节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其进行切实落实,能够有效实现节电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智能化建筑中还存在设备与控制系统之间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有可能导致不同设备之间相互发生干扰。在照明控制系统之中,主要的控住设备包括工作灯、环境灯、周边灯以及相应的遮光设备等。在当前的智能化建筑当中,对电气设备进行应用,还需要对诸多程序进行调用,如果能够有效实现多方面的配合,则能够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的生产或是多样化的规划设计工作。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因为电气设备的每一部分的标准件均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其目标及信息也就各不相同,也就会导致系统控制工作的复杂性显著增加,并严重影响电气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以认为,在智能化建筑照明控制工作中,个性化设计以及生产十分重要。
        5建筑物节能与智能化结合的优势
        5.1我国建筑节能与智能化结合的优势
        这种节能与智能化结合的系统需要各种仪器来采集数据,还需要通过互联网设置合理的通信方式,实现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完整性的监测再进行传输。所以这种智能化的节能监测系统采集数据的方式更加简单且更加安全稳定,也相应地减少了资金。
        5.2我国建筑节能与智能化结合的管理优势
        通过这种智能化的系统进行能耗的监测,可以更加针对性地将建筑物的能耗进行研究,并且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输到总监测系统,系统化的分析,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同时这种智能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建筑物使用能耗的特点,将使用能源的特点总结出来,合理地进行规划,实现建筑物的节能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电气智能化技术已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而当下相关技术人员正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通过电气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质量。但是,现阶段电气智能化技术还没能很好地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的技术,以促进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最终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丽芳.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的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162-163.
        [2]宋磊,吕春燕.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66.
        [3]崔睿.现代智能化公共建筑节能技术综合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4-1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