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瑞高速公里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全寿命周期概念的提出,对高速公路建设尤其是养护生产中沥青路面的质量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管控质量重要抓手的试验检测工作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随着试验检测在高速公路养护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精准和监测数据,成为新形势下指导工程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车辙深度、路面破损率等指标已经成为评价沥青路面使用状况(PQI)、高速公路技术状况(MQI)以及养护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大量存在质量缺陷或养护管理较差(表征为路面病害较多)的高速公路实例证明,忽视试验检测工作,仅靠以往经验或传统做法进行施工、管理、养护已不适应新时代对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水平的要求,以往粗放的施工是造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遭到破坏的主要人为因素。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为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年限,就需要加强对沥青路面养护管理,避免沥青路面发生裂缝和沉陷等病害问题,进而影响到交通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交通网络运输效率。一方面,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有助于升道路的整体质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可以说是衡量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道路整体质量的关键,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上升,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对于道路交通的要求标准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道路工程项目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运输效率,还要具备极高的平整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以及整体交通运输体系的效率,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可以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和人们的交通出行舒适度,满足不同交通运输工具的出行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和交通效益。道路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与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道路承受的压力和交通流量以及路面的平整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以及交通运输量的提升,沥青路面所承受的交通压力增大,道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各种交通事故和意外的发生概率随之提升。而加强对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则可以有效的分散路面所承受的交通运输压力,极大地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平整的沥青路面也可以便利人们的出行,方便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关键技术
2.1各种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首先是对沥青路面原材料进行充分精准的研究分析。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完成材料采购后,要进行现场检测,须取样复检,不能因为厂家提供了检测报告就省略检测的环节,其中,沥青的关键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高温老化试验要严格检测,集料必须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批次进行密度、压碎值、级配的检测,经检测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另外,还需对沥青、水泥、钢筋等关键材料进行溯源和留样管理管控。其次是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受混合料设计的影响。在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包括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材料的耐久性以及抗滑抗疲劳性等。为了更好保证施工的质量,现场工地试验室必须以基准试验配合比和现场材料检测结果,调整用于施工的施工配合比,做好抽样取料,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稳定度、流值、饱和度等指标,来检验沥青混合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与基准试验的差异性。并且,通过对试验段路面钻芯取样验证施工配合比的可行性,根据检测数据动态调整施工配比,直至达到设计的各种指标要求。
正常施工中通过随机抽样法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的检验,发现偏差随时调整。最后是确定基层施工配合比。根据无机结合料基层基准配合比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除对各种集料进行级配、压碎值、针片状含量检测外,应重点对稳定土拌合机出来的混合料进行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检测,并随时进行调整,同时应按照要求制作无侧限抗压试件,用以验证施工配合比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能达到设计强度。
2.2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查信息化程度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体系的正常运转,就需要提升道路监控水平以及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与之相适应的,沥青路面的质量检查信息化程度也需要得到提高,通过卫星定位、BIM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对于沥青路面的状况进行详细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后及时的解决。同时对于各个路段的沥青路面进行针对性的养护和管理,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和平整度,降低各种路面病害的发生概率。
2.3加快沥青路面养护机械设备升级换代
为保证高速公路交通体系的正常运转,就需要增加机械设备采购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养护机械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支持,加快各个型号与种类的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进而实现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也是道路交通管理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2.4高速公路养护碾压
辊压设计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初始压力、再压缩和最终压力。通常使用带有一个钢轮的振动辊作为再生道路表面的初始压力,该辊必须连续推出2~3次,在轧制过程中,道路处理材料的实际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高1%~2%,如果沥青的水分含量由于蒸发而降低,则需要适当的浇水和加湿;橡胶辊通常用于作为再生道路表面的再压压力,实际的再压缩量应根据实际条件确定,例如,所重建道路混合料的附着力和均匀性、压路机类型、密封厚度等共同确定,复压的次数为3~6次;再生道路表面最终碾压原则上应压缩两次。使用钢制滚轴,确保对道路的路面无滚动迹象且不能产生损坏,同时,为了改善路面的特性,必须确保路面的紧凑性。
2.5就地冷再生技术
首先,针对实验室配合比设计来讲,在正式施工前,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需要根据现场路面进行取样,以此实现对破碎后沥青混合料颗粒级配的准确把握。然后,结合设计配合比的具体要求,将需要掺加的水泥用量以及碎石粒径、用量准确计算出来。在此基础上,再有效设计泡沫沥青,准确掌握拌和所需添加的数量,之后基于已经明确的施工配比,使用专用再生设备来进行现场施工作业。现场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沥青路面现场采用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机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破碎,然后结合设计比例加入适量的新沥青、水泥以及石料等适合的稳定剂和骨料,在实现均匀拌和之后,再通过整平和碾压来获得全新的结构层。通过这一维修技术获得的新路面一般都可实现与老路标高的协调一致,有效避免其他方法在路面维修后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能够创建更舒适的行车条件。
结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平整度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体验满意度,也决定了该段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和效果,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工程的社会时效性和人们的出行满意度,就需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和管理。加强对沥青路面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加投入促进机械设备的升级换代,建立起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并严格规范养护工作流程,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程迎虎.沥青路面养护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河南建材,2020(02):85-86.
[2]杨加娟.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J].科技视界,2019(2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