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产长乐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我国开始加大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尤其是市政道路的建设规模,为满足项目建设需求,保障道路建设质量,在进行沥青道路建设时,对沥青应用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作为当前道路主要形式之一,沥青道路十分普遍,其是经过石油加工而成的,用于道路建设,这种材料建设而成的道路不仅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保养。鉴于此,本文对市政道路建设中应用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沥青路面施工时,需要保证其施工要根据工序进行,每个施工工序都需要保证质量,这样才能够使路面整体质量得到保障。施工单位为了提高路面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监督机构,以及相应的规范,严格规定施工方法和参数,确保沥青路面施工顺利进行,进而保证其质量。
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点
沥青路面是使用沥青混合料对道路的路面进行铺设的,对于温度的抗性方面较强,不会随着温度的高低变化而产生路面爆裂的情况,在路面的强度、韧性、稳定性与平整度等方面的性能,与砂石路面与混凝土路面相比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沥青路面的强度与韧性较高,在多种地形中都能够使用,路面的耐磨性与稳定性较好,能够增加车辆与路面之间的抓地力,在沥青路面行车能够减少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磨损,降低行车的噪音,减小振动,使行车更加安全。
2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应用
2.1摊铺作业
制作沥青路面,摊铺为关键环节,作业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彻底清理干净,营造良好的工作面。对于底、中面层,运用走线法开展作业;表面层运用平衡梁法,依据拌合站的生产能力,进行作业速度的调整,实现连续操作不停工,同时不随意调整作业速度。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的高低,对摊铺温度进行调整,控制在110℃~165℃范围内。使用的摊铺机要预热,使得熨平板温度超过65℃。运用双机梯进式工艺施工,2台作业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也不得超过20m,同时严格把控两幅重叠宽度,不得小于5cm,不可以超过10cm。实施摊铺作业质量把控,要进行现场检查以及记录,同时将获得的信息交代给操作人员。
2.2材料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对于道路建设十分重要,其运输车辆必须要选择承重大且是专业运输沥青的。车辆行驶时,速度必须要符合规定,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这是由于混合料特殊,运输时极易发生离析现象,质量无法保障,但是若是速度过慢,就会导致混合料在运输到场地时已经变硬凝固,无法在使用,进而浪费材料。对此,运输时,是要根据施工距离、需求量等来挑选司机、车辆,并做好补救准备。
2.3沥青压实
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实现,分别为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在进行压实时,充电位置需要超过30cm,根据实际经验,不同的机器在不同的压实进程中的运行速度不同,钢轮压路机在三个阶段的运行速度分别为1.5-2km•h-1、2.5-3.5km•h-1、、2.5-3.5km•h-1,轮胎压路机主要应用在复压阶段,其速度为4.5-5.5km•h-1,振动压路机在三个阶段的运行速度分别为1.5-2km•h-1、5km•h-1、、2-3km•h-1,但是,其在初压和终压阶段都是静压,只有在复压阶段时振压。在碾压时,压路机不可碾压未成型道路,初压温度大约位于125-145℃,匀速进行,完成后检查其平整度与拱度。复压温度大于在120-130℃,次数在6次以上,应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中的强震和弱震来碾压。终压时,主要是为了平整路面,其温度为90℃,应用静力双轮碾压,次数为2-3次。
2.4路面接缝处理
①根据梯队施工的特点,运用热接缝工艺,实施碾压操作时,预留20~30cm的宽度,不进行碾压操作,当做高程基准面,给后续摊铺施工操作奠定基础。结束剩余路段的摊铺施工后,骑缝碾压,实现消除缝隙的目标。②若按照半幅作业方案施工,采用热接缝方法则不适用,要运用人工方式顺直刨缝。开展操作前,对边缘位置要进行清理,利用沥青进行处理。执行摊铺任务时,于完成作业的面层上,将重叠宽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把控作业的质量。选择适宜的路面碾压作业方法,做好路面质量的把控。
③按照质量检验检测方案,对横接缝进行检查与处理。完整摊铺操作后,检验路面平整度,若没有达到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则组织施工整改。
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现存的问题
3.1施工人员的技术不达标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团队由于人员的不足,会临时招聘一些施工人员加入,这些临时工人很多在道路施工方面并没有相关经验,工程开工之前也没有过相关方面的培训,对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标准不了解,施工过程的随意性较大,很可能会造成铺设沥青路面时发生沥青离析的现象,导致资源产生浪费,增加了人力、物力与时间上的成本。
3.2路基原因造成路面沉陷
道路施工一定要注重路基的建设,在进行沥青路面铺设之前,对路面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按照相关的标准,结合道路周围地理环境做好排水设施。有些道路施工工程,在铺设沥青路面之前,不重视地基的排水工作,导致路基下面的土质层中存在积水,在这样的情况下铺设沥青路面,会造成路面出现下沉,或者某一路段的路面沉陷严重的现象,给交通运输埋下了安全隐患。如果路基的加固不够,路基的强度不足,在路面铺设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大量的车辆行驶带来的压力,会给路基的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致使路面沉陷,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人员与车辆出现伤亡,给人们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4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应用
4.1对原有路面做出标准规范的处理
在沥青路面铺设之前,要对原有的路面进行标准、规范的处理,将路面上存在的杂物清理干净,对道路地下的土壤也要进行检查,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土壤条件进行甄别,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土壤要及时进行专业的处理,若遇到水分含量较大的土壤,一定要做好土壤的排水工作,并对缺失的土壤进行填充,保持土壤地面的平整度,从而保证路基的建设条件,延长路基的使用期限。
4.2落实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目前来说,市政工程建造中沥青路面工程越来越多,工程质量要求很高,部分现场的情况复杂,增加施工技术控制难度,基于防范技术质量隐患与问题的目的,要认真落实技术交底,把控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若采用的工艺比较复杂,则利用现代化技术辅助交底,比如VR技术和三维视频动画技术等,通过模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运用,使得路面施工人员掌握关键点,规范操作,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把关沥青路面制作的效果,实现工程效益目标。
4.3调动人员的力量
沥青路面制作效果的影响因素中,人员也是重要因素。对参与沥青路面制作的施工人员,根据路面施工方案和要求,进行业务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复杂的工艺,参与路面工程质量的控制[4]。结合沥青路面质量管控需求,配置高素质管理人员,比如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人员,负责跟踪沥青路面工程全过程的质量与安全,严格把控沥青路面的质量。
结束语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机动车的行驶数量不断增加,市政道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对道路的施工质量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是现今沥青路面施工中,仍然有很多施工人员存在施工技术不专业,沥青混合料不达标等现象,导致在市政道路施工时及使用后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提升,把控好施工质量,并对施工技术做出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将沥青道路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改善道路交通的运行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君玲.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加铺再生施工技术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9(05):141-142.
[2]韦启伟.浅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246-247.
[3]孙剑斌.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3):264-265.
[4]林士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9(02):40-41.
[5]何富伟.探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翻修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0):254-255.